農業儀器網

      李玉院士談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

      來源: 新華網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7-06-28  閱讀

        食用菌產業在我國近十幾年來發展較快,目前已成為我國繼糧、油、蔬、果后的第五大農業種植業。
        雖然我國近年來在菌類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相比于國際領先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作為我國食藥用菌研究領域唯一的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菌物學教授李玉身負重任,帶領科研團隊從菌類資源采集、成分研究、培育新品種、科研成果轉化方面不斷開展工作。
        李玉說,“世界上有150萬種菌類,而中國目前已知種類才1.7萬到1.9萬種,我們國家的自然環境、地理條件如此豐富,菌種一定有很多,所以我每年都會派學生收集種類,增加我們的研究標本,除此之外,要想發展食用菌產業,必須做好菌類深加工的工作,深加工也需要不同的菌類原料,這就要求我們培育更多的新品種。”
        李玉表示,發展食用菌產業實現了我國農作廢棄物的資源化,對于推進循環經濟發展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它也是支撐我國食物安全的生力軍。
        為什么說食用菌產業能夠將農作廢棄物資源化?李玉解釋道,“種植菌類所需的營養來自于秸稈等農作廢棄物,比如說蘑菇,它里面有19%到42%的蛋白質,我們吃的面條、冰激凌等食物中都是蛋白質、脂肪在發揮作用,而蘑菇利用秸稈,將秸稈中的廢棄物都變成了有效成分,我們再將這些有效成分提取出來,制成食物,這就發揮了變廢為寶的作用。”
        針對怎樣加快菌類產業的發展,李玉提出,“要切實將菌類產業發展列入到新興產業中去,建議地方政府可以從政策上對產業給予扶植,發揮引導作用。
        發展食用菌產業能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什么?李玉表示,食用菌產業有四大發展選擇方向,也就是說食用菌產業在這些方面都能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食用菌是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新的選擇;食用菌產業是很多政府精準扶貧的首選產業;食用菌產業是大健康產業的新領域。
        在工作中,李玉院士深感技術的支撐、人才的培養對于發展我國食藥用菌產業的重要性。由此,培養學生也是李玉的重要工作之一,李玉希望學生們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他送給學生們四個詞,“情懷、自覺、自由、善良”,他說,“未來的年輕一輩們會在食用菌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托普服務號微信二維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