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高新農業“花開”絲路名城
高新農業“花開”絲路名城
來源: 經濟參考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7-06-28 閱讀次
初夏時節的昌吉市國家農業科技園:香蕉結了一層又一層,蓮霧像紅燈籠一般掛滿枝頭,扶桑花爭奇斗艷,蝴蝶蘭開得如火如荼,海棠花以及各種叫不上名字的花卉綻放如春,南來北往的游客們對此驚嘆不已。
“你看,芒果在這里長得這么好。這些在南方才能看到的水果、花草,太漂亮了。怪不得那么多游客來這里休閑、娛樂。”來自青海的游客趙平一邊參觀一邊感嘆。讓他吃驚還有園區數字農業、物聯網、3S技術、云服務及智能控制技術。“真沒有想到,在我們大西北的少數民族自治州,還有這么先進的高新農業基地,真是讓人耳目一新!”
科技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園區圍繞著建設西部鮮花港,不斷培育花卉產業和旅游產業,已經建成了20座高標準智能溫室和195座高標準日光溫室,展示了當前國內外最先進的現代農業技術和2000多種熱帶植物、珍稀花卉植物。建成的菊花、蝴蝶蘭等苗木、花卉生產展示基地和全國特色種苗示范基地,已經成為新疆現代農業旅游觀光基地和承辦大型展會的重要平臺,每年能接待游客60余萬人次。在采訪中,記者看到不時有游客拍照留念,一對對新人也將園區作為婚紗照的拍攝外景地。
2002年5月,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經國家科技部、農業部等六部委批準成立,是新疆第一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園區規劃總面積34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28平方公里,示范區312平方公里。經過10多年的發展建設,園區已經入選國家第一批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
據了解,圍繞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和都市現代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產業的發展,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已經成功地舉辦了30多次重大會展節慶活動,包括“科技合作洽談會”“種子展示交易會”“農業機械博覽會”等和多屆“游園賞花季活動”“農業嘉年華”“菊花節”等。這些會展節慶活動的成功舉辦,不但拓展了旅游業發展的新領域,提升了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還引領了新疆特色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態旅游發展,打造了集科普、休閑、度假和會展四位一體的文化旅游品牌,成為新疆休閑觀光、旅游度假、會展產業等多功能旅游觀光目的地,也為當地花卉產業和休閑觀光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還充分發揮科技孵化、成果轉化、示范推廣、輻射帶動作用,并在全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綜合評估中榮獲第一,獲得國家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示范基地、國家畜禽種源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等榮譽,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和新疆現代農業科技城也落戶園區。
主管農業的昌吉市副市長王海峰告訴記者,昌吉市以高新農業為依托,以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為核心,加快現代農牧業轉型升級,突出綠色、生態、有機,打造了多業態、多功能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互動。
昌吉市還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建成了覆蓋園區、服務新疆、輻射全國的農業信息化平臺;衛星導航自動駕駛、無人機飛防、自動化灌溉等技術也推廣應用到新疆各地,新疆農業航空產業園還創建為國家“農業航空植保試驗示范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達到100%,一批認證為綠色、有機的農產品品牌涌現出來,“天康豬、泰昆雞”等為新疆畜禽養殖業發展提供了高品質種源,占領了新疆的種雞和種豬市場。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昌吉市積極推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模式,打造“西部種業之都”。其中西甜瓜制種示范推廣覆蓋了新疆80多個縣市、國內30個省區以及美國、澳大利亞、荷蘭等15個國家和地區;玉米制種帶動昌吉州成為全國第二大玉米制種地區,輻射到東北、華北、黃淮海及西南四大玉米種植區。“首禾農業+專業合作社”高標準制種基地實現了節本增效,“種養加”一體化循環經濟的發展,讓“昌吉制種基地”名揚天下。
此外,依托民俗資源,昌吉市還大力發展“旅游+休閑”產業,創新農業發展模式,增強農村內生動力,逐步打造創意種養、加工銷售、科教旅游于一體的新型生態觀光農業。如今,蕓農莊如家小鎮、杜氏國際鄉村旅游度假區、北林山莊、勞來壽、胡楊林、清馨園等一批星級休閑體驗式觀光農業旅游項目星羅棋布在城市周邊,40多家田園宜居休閑度假旅游區年接待游客近300萬人次,營業收入達20多億元,從投資規模、設計造型和接待檔次上都居新疆之首。
初夏時節,碧空萬里,草色青青楊柳依依。記者來到昌吉市二六工鎮的蕓農莊,這里清香撲面,滿眼皆綠,令人不知不覺放慢腳步。“五一”假期,這里迎來了今年首個客流高峰。“昌吉、烏魯木齊是主要客源地,以家庭游、親子游居多。”農莊總經理王保政介紹說,蕓農莊是集主題民宿、養生餐飲、果蔬種植、創意花田和兒童親子俱樂部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業綜合體,依托臺灣民宿、旅游、餐飲協會的技術支持,總投資1.2億元,總用地達5000畝,已經發展成為新疆農業觀光、休閑旅游、房車營地、無公害果蔬采摘、冬季冰雪游為一體的農業休閑旅游品牌項目。
“你看,芒果在這里長得這么好。這些在南方才能看到的水果、花草,太漂亮了。怪不得那么多游客來這里休閑、娛樂。”來自青海的游客趙平一邊參觀一邊感嘆。讓他吃驚還有園區數字農業、物聯網、3S技術、云服務及智能控制技術。“真沒有想到,在我們大西北的少數民族自治州,還有這么先進的高新農業基地,真是讓人耳目一新!”
科技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園區圍繞著建設西部鮮花港,不斷培育花卉產業和旅游產業,已經建成了20座高標準智能溫室和195座高標準日光溫室,展示了當前國內外最先進的現代農業技術和2000多種熱帶植物、珍稀花卉植物。建成的菊花、蝴蝶蘭等苗木、花卉生產展示基地和全國特色種苗示范基地,已經成為新疆現代農業旅游觀光基地和承辦大型展會的重要平臺,每年能接待游客60余萬人次。在采訪中,記者看到不時有游客拍照留念,一對對新人也將園區作為婚紗照的拍攝外景地。
2002年5月,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經國家科技部、農業部等六部委批準成立,是新疆第一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園區規劃總面積34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28平方公里,示范區312平方公里。經過10多年的發展建設,園區已經入選國家第一批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
據了解,圍繞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和都市現代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產業的發展,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已經成功地舉辦了30多次重大會展節慶活動,包括“科技合作洽談會”“種子展示交易會”“農業機械博覽會”等和多屆“游園賞花季活動”“農業嘉年華”“菊花節”等。這些會展節慶活動的成功舉辦,不但拓展了旅游業發展的新領域,提升了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還引領了新疆特色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態旅游發展,打造了集科普、休閑、度假和會展四位一體的文化旅游品牌,成為新疆休閑觀光、旅游度假、會展產業等多功能旅游觀光目的地,也為當地花卉產業和休閑觀光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還充分發揮科技孵化、成果轉化、示范推廣、輻射帶動作用,并在全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綜合評估中榮獲第一,獲得國家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示范基地、國家畜禽種源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等榮譽,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和新疆現代農業科技城也落戶園區。
主管農業的昌吉市副市長王海峰告訴記者,昌吉市以高新農業為依托,以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為核心,加快現代農牧業轉型升級,突出綠色、生態、有機,打造了多業態、多功能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互動。
昌吉市還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建成了覆蓋園區、服務新疆、輻射全國的農業信息化平臺;衛星導航自動駕駛、無人機飛防、自動化灌溉等技術也推廣應用到新疆各地,新疆農業航空產業園還創建為國家“農業航空植保試驗示范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達到100%,一批認證為綠色、有機的農產品品牌涌現出來,“天康豬、泰昆雞”等為新疆畜禽養殖業發展提供了高品質種源,占領了新疆的種雞和種豬市場。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昌吉市積極推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模式,打造“西部種業之都”。其中西甜瓜制種示范推廣覆蓋了新疆80多個縣市、國內30個省區以及美國、澳大利亞、荷蘭等15個國家和地區;玉米制種帶動昌吉州成為全國第二大玉米制種地區,輻射到東北、華北、黃淮海及西南四大玉米種植區。“首禾農業+專業合作社”高標準制種基地實現了節本增效,“種養加”一體化循環經濟的發展,讓“昌吉制種基地”名揚天下。
此外,依托民俗資源,昌吉市還大力發展“旅游+休閑”產業,創新農業發展模式,增強農村內生動力,逐步打造創意種養、加工銷售、科教旅游于一體的新型生態觀光農業。如今,蕓農莊如家小鎮、杜氏國際鄉村旅游度假區、北林山莊、勞來壽、胡楊林、清馨園等一批星級休閑體驗式觀光農業旅游項目星羅棋布在城市周邊,40多家田園宜居休閑度假旅游區年接待游客近300萬人次,營業收入達20多億元,從投資規模、設計造型和接待檔次上都居新疆之首。
初夏時節,碧空萬里,草色青青楊柳依依。記者來到昌吉市二六工鎮的蕓農莊,這里清香撲面,滿眼皆綠,令人不知不覺放慢腳步。“五一”假期,這里迎來了今年首個客流高峰。“昌吉、烏魯木齊是主要客源地,以家庭游、親子游居多。”農莊總經理王保政介紹說,蕓農莊是集主題民宿、養生餐飲、果蔬種植、創意花田和兒童親子俱樂部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業綜合體,依托臺灣民宿、旅游、餐飲協會的技術支持,總投資1.2億元,總用地達5000畝,已經發展成為新疆農業觀光、休閑旅游、房車營地、無公害果蔬采摘、冬季冰雪游為一體的農業休閑旅游品牌項目。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貴州:扶貧產業茶香蜜甜果滿枝
- 下一篇:浙江蕭山:3年墾造水田1.4萬畝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