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花生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1
花生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1
侯德蓮 侯俊輝 劉美貞(黑龍江省寶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1花生病害
1.1青枯病
又叫“青癥”、“死苗”、“花生瘟”等,是一種土壤傳播的細菌性病害。為害花生的維管束,在短期內能使大量植株迅速枯死。花生青枯病從苗期至收獲的整個生育期間均可發生,一般多在開花前后開始發病,盛花期為發病盛期。病菌主要侵染根部,使根端變色軟腐,維管束組織變為深褐色,并自下而上擴展到植株的頂部。將病部橫切后,用手擠壓,可見渾濁乳白色細菌液流出。感病植株表現為自上而下失水萎蔫,葉色暗淡,但仍呈綠色。植株從感病到枯死需7~15d。
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可有效地控制青枯病的發生,與玉米、谷子或采用水旱輪作的方式較為適宜,輪作期達3~5年。
可用25%敵枯雙配制成毒土蓋種,或用l000倍液灌根;或用鏈霉素200x10-6~400x10-6浸種或灌根。
1.2莖腐病
該病是一種暴發性病害,花生苗期病菌先侵染子葉使其腐爛,而后侵染莖基部。在莖基部產生水漬狀黃褐色斑,后變黑褐色,嚴重時植株萎蔫枯死;成株期發病時,主莖和側枝基部產生水漬狀黃褐色斑,病斑發展后使莖基部變黑枯死。
合理輪作倒茬,避免連作。莖腐病主要以種子帶菌為主,種子貯藏前要充分曬種、選種,不用霉變、質量差的種子。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拌種,或在苗期噴藥,齊苗后用40%多菌靈膠懸劑l000倍液噴灑,開花前再噴1次,用藥液1125~
1.3根腐病
該病在花生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感病植株矮小,葉片自下而上依次變黃,干枯脫落,主根外皮變黑腐爛,直到整株死亡。該病主要靠雨水和田間傳播。苗期田間積水,地溫低或播種過早、過深,均宜發病。
合理輪作,嚴格選種、曬種。整地改土,增施腐熟的有機肥,防澇排水,加強田間管理。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0%拌種。發病初期用50%的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防治。
1.4黑霉病
該病主要發生在花生生長前期,病菌先侵染子葉使其變黑腐爛,繼而侵染幼苗根部,潮濕時病部長出許多霉狀物覆蓋莖基部,莖葉失水萎蔫死亡。
合理輪作,選用抗病品種。
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70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葉面噴霧,每隔7~10d噴1次,共噴2~3次,可與葉面噴肥相結合。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花生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技術2
- 下一篇:花卉種業現狀與發展對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