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國內農業物聯網推廣及傳感器技術應用現狀

      來源: 轉載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6-09-27  閱讀
        目前,智慧農業在國內推廣最基本的運作模型,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溫濕度傳感器等傳感設備,將溫濕度、土壤成分等各種環境數據集成后,接入數據庫平臺。平臺經比對,確定哪些數據、條件需要調整,隨即激活自動控制系統,或開啟大棚補充光照,或自動噴水、施肥。如此,構成一個循環種植體系。
        國內農業物聯網推廣及傳感器技術應用現狀
        大棚物聯網種植中的傳感器設備
        目前,在國內農業物聯網控制技術研究方面,物聯網技術主要針對設施農業、水產養殖、畜牧業等精細化農業進行推廣,較適合在高附加值的農業領域使用,如花卉、藥材種植、苗種培育等。而像水稻等大田作物,環境因素復雜,成本投入大,產出低,物聯網技術還難以應用。
        以寧波為例,近年來,該市就不少設施農業基地都陸續引入一些物聯網技術,用信息化控制來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國內農業物聯網推廣及傳感器技術應用現狀
        大棚智能控制系統后臺監控器屏幕
        在該市某果蔬實驗示范場大棚,棚內裝有溫濕度傳感器,可與信息采集器相連接。當電腦檢測到環境數據變化時,會自動提示啟動噴滴灌設備,給作物澆水、施肥。據場長介紹,改造這些智能化大棚,前后花了130多萬元,三年用下來,效果不錯。以往,需要20個人,耗時10小時澆水施肥,現在只要配一兩個人,閘刀一合,四五個小時就搞定。場長算過,該智能化設施四五年能收回成本,從長遠看,還算比較劃算。
        國內農業物聯網推廣及傳感器技術應用現狀
        水產養殖中的傳感器監控系統設備
        與此同時,在寧波智慧農業推廣中,也有一些種養殖業主坦言,大投入不一定就有高產出,用好物聯網技術著實不容易。
        老黃是寧波一家水產養殖場老板,三年前,他耗資100多萬元,引進了一套智能水產養殖系統。魚塘水面上放置有信息集成設備盒,連接監測水溫、溶解氧、PH值等傳感器。一旦測得數據有異動,老黃在手機上接到報警信息,可通過網絡遠程操控增氧機等設備,及時處置。
        國內農業物聯網推廣及傳感器技術應用現狀
        池塘養殖物聯網用傳感器
        老黃說,這套系統設計挺完美,但已停用一年多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傳感器、控制器耐受不了養殖場高溫高濕,以及海水強腐蝕的嚴酷環境,老是壞掉,測得的數據不準確,加之后續維護費用高昂,最后不得不棄用。
        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在農業物聯網控制技術研究上,相關硬件設備制造水平還是相對落后。同樣的傳感器,進口件能用上三四年,比國產的壽命要高一倍以上。此外,像土壤測試傳感器,真正要做得好,技術要求非常高,國內鮮有拿得出手的,設備質量瓶頸需要盡早突破。另外,價格和維護成本高,也是物聯網農業落地生根的一道坎。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