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落實14項重大工程 聚焦智慧農業

      來源: 轉載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6-10-24  閱讀
        昨日,國務院印發《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從五大領域布局“十三五”期間全國農業現代化發展任務,并具體落實到智慧農業、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14項重大工程。
        “這次的農業現代化規劃納入了最新的農業供給側改革內容,不再像過去單純追求裝備物資投入、以提高產量為目標。”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鄭風田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說,如今的農業現代化更看重質量的提升,強調可持續發展,重視農業結構調整以及產業間的融合發展。
        新目標:注重可持續發展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14日在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表示,對比“十二五”期間印發的《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此次《規劃》在產業結構調整、可持續發展和農業支持保護上呈現出新特點。
        《規劃》提出了農業支持保護的兩項指標:一是全國公共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總額保障至少17380億元。二是農業保險深度,即農業保費收入與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比值從2015年的0.62%提升至2020年的0.9%。
        在產業結構調整上,《規劃》提出,到2020年,玉米、棉花、油料、糖料和水產品產量預期逐年減少,大豆、肉類、奶類產量預期提升。其中,玉米和棉花種植面積在5年內分別調減0.7億畝和698萬畝。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分別提高至少2個百分點和0.2個百分點。
        “今天發展現代農業,再不能夠以犧牲生態為代價。因此,這次《規劃》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等綠色發展任務,提出了7個專門指標,其中有6個是約束性指標。”余欣榮強調了《規劃》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具體來看,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和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農膜回收率占80%,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占75%。
        新產業:信息化融合發展
        《規劃》明確了五大發展任務,“創新強農”排在首位,要求從技術裝備、信息化水平、體制改革等多方位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在推進信息化與農業深度融合方面,《規劃》強調加快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力爭到2020年農業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比例達到17%、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2%、信息進村入戶村級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達到80%。
        具體落實到項目上,《規劃》提出智慧農業引領等多項重大工程。對大田種植、畜禽養殖、漁業生產等進行物聯網改造,建成1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省、10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區、100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基地。建設村級益農信息社,到2020年基本覆蓋所有行政村。建設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改造升級國家農業數據中心。建設基于衛星遙感、航空無人機、田間觀測一體化的農業遙感應用與研究中心。
        在“協調惠農”的任務上,《規劃》提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其中要求,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完善服務體系,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對接各類電子商務平臺,健全標準體系和冷鏈物流體系,到“十三五”末農產品網上零售額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
        對應到重大工程上,《規劃》提出,開展“百縣千鄉萬村”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打造一批農村產業融合領軍企業,培育一批產業融合先導區。改善農產品初加工、深加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設施條件,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及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打造1500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