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改革完善農業政策 促進農業轉型發展

      來源: 轉載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6-11-18  閱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對農產品和食品的營養、安全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過去,中國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資源,養活了近22%的世界人口,在保證糧食基本自給和口糧絕對安全、滿足人民營養和日益多元化的食物需求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中國農業的基礎條件仍很脆弱,中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難題和挑戰還很多。目前,一些主要農產品的國內價格開始明顯高于國外農產品到岸完稅價格,農產品價格“天花板”封頂效應開始顯現。由于農業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土地租金水平越來越高,農業生產中像農機、化肥、農藥、農膜等現代生產要素的使用越來越多,農業正進入高成本發展階段,農業成本抬升對農業盈利水平的擠壓越來越明顯。長期以來,為了增加農產品的產量,農業資源存在過度開發利用的問題,生態存在嚴重透支問題。可以說,我們面臨的資源環境壓力持續加大,“紅燈”開始亮起。
        新形勢下,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已經由長期以來供給總量不足的矛盾,轉變為供求的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一些農產品階段性地供過于求;而另一些農產品供給不足。面對新的形勢和挑戰,中國農業發展戰略思路必須創新,中國農業政策必須有大的改革,中國農業必須實現轉型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為中國農業發展戰略思路創新和政策調整定下了基調,提供了重要遵循。
        中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積極借鑒各國農業現代化的有益經驗。同時,我們認識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現代化,必須立足于中國的基本國情、農情,著力解決新階段制約中國農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中國農業發展最突出的特征是:有2.2億個農戶,每個農業經營戶耕地面積僅0.5公頃,耕地規模在2公頃以上的農戶1032萬戶,占比不到5%。中國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條件決定了難以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發展大規模農業經營道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將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抓手,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可預見的未來,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將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引領作用。
        我們知道,農業是高度依賴自然資源的產業,對從事小規模經營的中國農民來講,消化生產成本上漲的能力弱,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不易,中國農業基礎競爭力存在先天不足問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將重視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避免政府過度干預,健全市場機制,增強市場活力,引導農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完善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我們將重視以科技為支撐,選擇合適的農業技術路線,大力提高農業機械化、良種化、信息化、綠色化、智能化水平,提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當前,雖然有的農產品 “黃箱”補貼上限已經逼近,但“綠箱”補貼是不受限制的。我們將改革農業的支持保護政策,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保險、農民直接收入支持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消費國,每年糧食消費量占世界糧食貿易量的兩倍左右。中國對全球糧食市場的影響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責任要求都在不斷增加。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將始終堅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中國立足國內實現谷物基本自給,這是對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貢獻。
        過去,從某種程度上,我們主要是靠拼資源、拼環境,主要追求糧食產量的增長。中國這么大的國家,糧食發展不講數量不行。為保護糧食生產能力,我們強調,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今后,在保護糧食產能的基礎上,我們更加重視提升糧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行農業清潔生產,指導農民合理使用灌溉水、化肥農藥,實現節水、節肥、節藥,構建起更加注重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導向的農業政策體系,促進糧食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作為一個快速崛起的人多地少的大國,僅僅局限于使用國內耕地和水資源,難以滿足居民食物消費和經濟發展對糧食和食品不斷增長的需求。中國將優化重要農產品進口的全球布局,推進進口來源多元化,加快形成互利共贏的穩定的農業經貿關系。我們將務實推進與各國在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科技等重點領域加深合作。
        現在,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藍圖已經很清楚,政策改革完善的方向和優先領域也很明確,只要我們努力作為、博采眾長,中國一定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