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浙江諸暨首個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建成
浙江諸暨首個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建成
來源: 轉載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7-01-12 閱讀次
最近,浙江省諸暨市街亭鎮新勝村的泉潤食用菌栽培場擁有了一個新稱號——諸暨市首個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這意味著,在這里進入了智慧農業時代。“電腦、手機都可以實時監控和操作。”栽培場的主人周曉武告訴記者,農業物聯網讓他點點手指就能控制溫度、濕度等種植條件,所有的日常維護都實現遠程操作,至少節省了一半的人工成本。
“農業物聯網主要就是指這個玻璃溫室。”順著周曉武介紹,記者看到了一個面積達504平方米的玻璃房,里面栽滿了一個個惹人喜愛的乳白色菌菇。周曉武說,栽培場從今年3月份開始建設該項目,10月份已經正式投入運行,其中擁有一條食用菌菌棒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一個智能型滅菌爐、百萬級無菌接種室100余平方米以及農業物聯網設施等。通過這些,智能玻璃溫室完全實現了環境數據實時采集、遠程視頻監控、自動噴灌、自動卷膜、自動開窗、冬季智能升溫和陰雨天智能補光等智能化控制。
“這是我市首個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此外今年還有4個在建,分別是山下湖新桔城智能化育秧中心、山下湖魏樂橋水產養殖基地、陶朱街道俞成養豬場和江藻潤和果蔬基地。”據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是全省首批農業領域“機器換人”示范縣市,為推進高層次的農業領域“機器換人”,未來幾年中,我市每年將規劃建設5個左右的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基地,主要應用于果蔬種植、水產養殖、水稻育秧等多個領域。
記者了解到,物聯網是指“物物相聯的互聯網”,它的核心和基礎是互聯網,而農業物聯網技術則是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傳統農業中,運用物聯網系統的各類傳感器、自動控制設備、信息傳輸網絡等智能化裝備和技術,實現農業領域信息的實時快速獲取與傳輸,實現農業精細化生產。“元旦過后,我計劃再多建幾個智能恒溫出菇房。”作為我市首個示范基地的主人,周曉武真切感受到了農業物聯網帶來的好處,因此他還有了進一步打算,他透露到,這些出菇房不僅能實現智能化控制,而且能反季節栽培,且每個出菇房能栽培菌菇3萬棒,“這可以說是更高層次的農業物聯網”。
“農業物聯網主要就是指這個玻璃溫室。”順著周曉武介紹,記者看到了一個面積達504平方米的玻璃房,里面栽滿了一個個惹人喜愛的乳白色菌菇。周曉武說,栽培場從今年3月份開始建設該項目,10月份已經正式投入運行,其中擁有一條食用菌菌棒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一個智能型滅菌爐、百萬級無菌接種室100余平方米以及農業物聯網設施等。通過這些,智能玻璃溫室完全實現了環境數據實時采集、遠程視頻監控、自動噴灌、自動卷膜、自動開窗、冬季智能升溫和陰雨天智能補光等智能化控制。
“這是我市首個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此外今年還有4個在建,分別是山下湖新桔城智能化育秧中心、山下湖魏樂橋水產養殖基地、陶朱街道俞成養豬場和江藻潤和果蔬基地。”據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是全省首批農業領域“機器換人”示范縣市,為推進高層次的農業領域“機器換人”,未來幾年中,我市每年將規劃建設5個左右的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基地,主要應用于果蔬種植、水產養殖、水稻育秧等多個領域。
記者了解到,物聯網是指“物物相聯的互聯網”,它的核心和基礎是互聯網,而農業物聯網技術則是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傳統農業中,運用物聯網系統的各類傳感器、自動控制設備、信息傳輸網絡等智能化裝備和技術,實現農業領域信息的實時快速獲取與傳輸,實現農業精細化生產。“元旦過后,我計劃再多建幾個智能恒溫出菇房。”作為我市首個示范基地的主人,周曉武真切感受到了農業物聯網帶來的好處,因此他還有了進一步打算,他透露到,這些出菇房不僅能實現智能化控制,而且能反季節栽培,且每個出菇房能栽培菌菇3萬棒,“這可以說是更高層次的農業物聯網”。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