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當前中國農業發展對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

      來源: 農業部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8-10-16  閱讀

        10月15日,農業部總經濟師楊堅在“農業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上透露,隨著人口增長、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農產品需求繼續呈剛性增長態勢,據測算,中國每年大體需要增加40億公斤糧食、80萬噸肉類、100萬噸植物油需求。

        楊堅指出,解決好13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不能依賴國際市場,必須立足國內保證基本自給,這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也是對世界負責的必然選擇。在中國耕地不斷減少的情況下,要促進農業發展、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依靠增加種植面積來提高農產品產量并不現實,依靠增加化肥、農藥等投入品來提高農產品產量也難以為繼,必須緊緊依靠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當前,中國農業發展對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

        楊堅表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在農業領域將圍繞加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加強農業科技體制和人才隊伍建設,推進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國際交流與合作,力爭用15年左右的時間,使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

        楊堅最后說,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付出大量和艱苦的努力,也需要得到包括國際友人在內的各界人士的支持。舉辦此次論壇既為中國國內涉農政府機構和農業科研單位提供了很好的溝通平臺,也為中外農業科技合作提供了重要的交流窗口,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深入交流、積極討論,為推動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和進步、加快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建言獻策、貢獻智慧。

        據了解,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培育出主要農作物新品種1500多個,實現了農作物品種2—3次大規模更新換代,農作物單產水平大幅提升,糧食單產從1978年的每公頃2527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每公頃4748公斤,總產量突破5億噸;選育出的近百個優良畜禽和水產新品種推進了養殖業持續穩定發展。中國的農業科技創新和進步還推動了農業種植和養殖方式轉變,促進了設施農業快速發展,提高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的比重,強化了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和農產品深加工能力,使中國農業發展效益和質量不斷提高。

        與會的國內外專家認為,目前中國在作物育種技術,農業生物技術,農業生態技術等方面都達到了相當的水平,有些領域具備國際競爭優勢,通過有效機制盡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既是增加農產品供給的可行之路,也是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此次由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辦的“農業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是農業部第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的一項重要活動,來自農業部、商務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農科院的專家和領導參加了此次論壇。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