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農業部門“蟲口奪糧”保豐收

      來源: 農民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7-05-16  閱讀
        近期,受適宜氣候條件等因素影響,小麥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江淮、黃淮麥區陸續顯癥,條銹病在黃淮和華北南部大部麥區擴散流行加快,蚜蟲在黃淮海麥區蟲量上升加速,小麥穗期主要病蟲呈重發態勢。各級農業部門高度重視,及早安排部署,加強監測預警,落實防控措施,全力遏制重大病蟲擴散蔓延,贏得夏糧豐收主動權。
        截至5月10日,全國小麥病蟲累計發生5.34億畝次,同比增加10.1%,呈重發流行態勢。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江淮、黃淮麥區陸續顯癥,前期防控效果明顯,發病總體輕于上年。累計發生1346萬畝、同比減少58.9%,累計預防1.6億畝次、同比增加3%。條銹病在黃淮、華北、西北麥區多發重發,呈大發生趨勢。全國累計發生7766萬畝、同比增加4.3倍,累計防治1.08億畝次、同比增加近4倍。山東省15個市92個縣發生3027萬畝,發生范圍和面積超過大發生的1990年;河南省118個縣見病,黃河以南沙河以北普遍發生,黃河以北零星發生;河北省4市13縣見病,已進入快速流行期;陜西、山西兩省也已進入流行階段,部分地區病情較重。小麥穗蚜蟲量高于上年同期,呈重發態勢。近期氣溫回升,田間蟲情發展加快,累計發生1.71億畝次、同比增加2.8%,累計防治1.55億畝次、同比增加7.9%。
        針對當前小麥主要病蟲重發的情況,農業部迅速行動,加強病蟲監測,落實防控措施,全力控制病蟲危害。截至5月10日,全國累計防治6.27億畝次、同比增加14.7%。
        加強監測預警。組織小麥主產區104個全國小麥病蟲測報區域站進行系統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指導各地適時采取防控措施。
        及早安排部署。3月初和4月中旬,農業部分別在湖北襄陽、安徽合肥召開春季病蟲防控現場會、小麥重大病蟲防控現場會,分析今年病蟲發生趨勢,部署安排病蟲防控工作。各地掀起以病蟲防控為主的春管生產熱潮。
        加大資金支持。針對當前小麥主要病蟲重發的情況,農業部會同財政部,緊急下撥重大病蟲防控資金8億元,支持各地開展重大病蟲防控。山東省投入14751萬元重點支持小麥條銹病防控;江蘇省投入6000多萬元支持植保專業服務組織開展統防統治;安徽省投入8700多萬元用于赤霉病防控;河南省5個地市投入8900多萬元開展小麥條銹病、赤霉病防控。
        強化服務指導。根據當前小麥重大病蟲發生的特點和重大天氣變化,組織專家制定防控技術方案,指導各地因時因地抓好落實。
        當前,正值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長江中下游、江淮麥區防控工作正接近尾聲,黃淮、華北麥區以小麥條銹病、穗期蚜蟲防控還處于關鍵時期,農業部將堅定穩糧增收目標不動搖,立足抗災奪豐收,繼續奮戰1個月,切實抓好穗期重大病蟲防控,全力爭取夏糧再獲豐收。
        一要加密監測預警。組織全國病蟲測報監測網,加密調度,準確研判,及時發布病蟲監測預警信息,為有效防控贏得最佳時間。二要開展統防統治。發揮病蟲專業化服務組織的作用,大力開展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對小麥病蟲重發區,要組織開展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堅決遏制病蟲危害。三要精準指導服務。根據小麥生長發育進程和氣候變化,適時提出重大病蟲防控技術。組織農業部門和植保專業人員,負責聯系病蟲重發縣,采取蹲點包片、進村入戶等形式,幫助農民解決病蟲防控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四要強化督促檢查。近期,農業部將繼續組派以司局級干部帶隊的5個督導組,深入小麥主要病蟲重發地區,開展工作督導和技術指導。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