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山東即墨推進農業改革 培育發展新動能
山東即墨推進農業改革 培育發展新動能
來源: 半島都市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7-05-24 閱讀次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2016年以來,即墨市緊緊圍繞青島市農業農村工作重點,著力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村改革和惠農政策落實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順利通過了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青島考評,榮獲山東省韭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先進單位和全省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質量興農 保衛“舌尖安全”
抓好散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即墨市農業局以創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為抓手,在抓好基地、園區監管的基礎上,出臺了《關于加強商品果蔬散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意見》,將種植面積超過0.5畝、約1.8萬戶商品果蔬散戶全部納入監管體系,突出抓好散戶農產品質量監管,讓市民吃得更放心。
加大檢測追溯力度,確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完成農產品快速檢測57786批次,定性定量檢測473批次,合格率超過99%。全市建成鎮級檢測室18個,村級60個,農產品檢測逐步正規。特別是2016年11月,對移風店鎮、段泊嵐鎮實施了大蔥、大姜種植散戶專項抽檢,合格率在98%以上,消除了社會誤解,為本市大蔥、大姜正了名。
礪劍護農 農業監管執法在行動
打造安全放心品牌農產品。積極組織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標農產品申報認證工作,對發展快、前景好的企業基地進行重點培育。累計完成“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228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51個、綠色農產品44個、有機農產品32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個,有力提升了本市農產品品質。
農業綜合執法改革初見成效。即墨市農業局整合農業、農機、畜牧、林業等四部門執法權,劃轉和抽調人員54名,組建成立即墨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集中行使農業、農機、畜牧全部執法權限和林業部分執法權限。2017年上半年,開展“礪劍護農”專項行動3次,立案143起,辦結143起,農資市場和生豬定點屠宰得到有力整頓,有力維護了本市農業生產安全。
改革惠農 農民搖身變股東
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基本完成。全市已開展確權頒證村莊732個,完成權證發放入戶村莊690個,占比94.26%;確權土地面積76.1萬畝,發放權證及合同16.89萬戶,是繼平度之后,青島市第二個通過省農業廳數據庫匯交的市。農民家家戶戶領到了承包土地的“紅本本”。
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2016年,本市下達產改任務村莊257個,目前已有280個村莊完成股權設置并成立經濟合作社,超額完成了全年任務目標。保障了農民集體資產收益權,農民變成了股東。
技術富農 環境創收兩不誤
小麥“一噴三防”統防統治成效明顯。連續兩年實施小麥“一噴三防”統防統治。2016年,完成小麥“一噴三防”38萬畝,其中飛機防控面積35.5萬畝,人工防治2.5萬畝,實現了農藥減量控害,保護了生態環境。
低毒低殘留農藥及生物農藥配送圓滿完成。完成低毒低殘留農藥及生物農藥配送17種,共79.28噸,計720余萬元。低毒低殘留農藥逐步被老百姓所認識,大大減少了農藥污染,提高了農產品質量。
培訓強農 農民有了“新職業”
信息進村入戶取得新突破。建成益農信息社示范社60家,其他各類益農信息社200家,完成3處農產品市場信息化升級改造和8處農產品價格信息發布點建設,提高了農村信息化服務水平。
抓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2016年完成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培訓2679人,超額完成了全年培訓任務。培訓合作社、家庭農場負責人、種糧大戶2000余人次,是本市培訓量最大的一年。
政策幫農 農民喜領農資補貼
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得到落實。落實2015——2016年度耕地地力支持保護補貼面積55.6萬畝,補貼資金7005.6萬元;完成2016年度種糧大戶核實,補貼種糧大戶135家,補貼面積1.7萬畝,補貼資金91萬元。
積極爭取上級項目,為本市農民服務。爭取到高產創建、現代園區、合作社、節水灌溉、配方施肥、農業部標準園建設等項目,資金累計2400余萬元,給農民、各園區基地帶來了實惠。
質量興農 保衛“舌尖安全”
抓好散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即墨市農業局以創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為抓手,在抓好基地、園區監管的基礎上,出臺了《關于加強商品果蔬散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意見》,將種植面積超過0.5畝、約1.8萬戶商品果蔬散戶全部納入監管體系,突出抓好散戶農產品質量監管,讓市民吃得更放心。
加大檢測追溯力度,確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完成農產品快速檢測57786批次,定性定量檢測473批次,合格率超過99%。全市建成鎮級檢測室18個,村級60個,農產品檢測逐步正規。特別是2016年11月,對移風店鎮、段泊嵐鎮實施了大蔥、大姜種植散戶專項抽檢,合格率在98%以上,消除了社會誤解,為本市大蔥、大姜正了名。
礪劍護農 農業監管執法在行動
打造安全放心品牌農產品。積極組織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標農產品申報認證工作,對發展快、前景好的企業基地進行重點培育。累計完成“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228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51個、綠色農產品44個、有機農產品32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個,有力提升了本市農產品品質。
農業綜合執法改革初見成效。即墨市農業局整合農業、農機、畜牧、林業等四部門執法權,劃轉和抽調人員54名,組建成立即墨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集中行使農業、農機、畜牧全部執法權限和林業部分執法權限。2017年上半年,開展“礪劍護農”專項行動3次,立案143起,辦結143起,農資市場和生豬定點屠宰得到有力整頓,有力維護了本市農業生產安全。
改革惠農 農民搖身變股東
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基本完成。全市已開展確權頒證村莊732個,完成權證發放入戶村莊690個,占比94.26%;確權土地面積76.1萬畝,發放權證及合同16.89萬戶,是繼平度之后,青島市第二個通過省農業廳數據庫匯交的市。農民家家戶戶領到了承包土地的“紅本本”。
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2016年,本市下達產改任務村莊257個,目前已有280個村莊完成股權設置并成立經濟合作社,超額完成了全年任務目標。保障了農民集體資產收益權,農民變成了股東。
技術富農 環境創收兩不誤
小麥“一噴三防”統防統治成效明顯。連續兩年實施小麥“一噴三防”統防統治。2016年,完成小麥“一噴三防”38萬畝,其中飛機防控面積35.5萬畝,人工防治2.5萬畝,實現了農藥減量控害,保護了生態環境。
低毒低殘留農藥及生物農藥配送圓滿完成。完成低毒低殘留農藥及生物農藥配送17種,共79.28噸,計720余萬元。低毒低殘留農藥逐步被老百姓所認識,大大減少了農藥污染,提高了農產品質量。
培訓強農 農民有了“新職業”
信息進村入戶取得新突破。建成益農信息社示范社60家,其他各類益農信息社200家,完成3處農產品市場信息化升級改造和8處農產品價格信息發布點建設,提高了農村信息化服務水平。
抓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2016年完成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培訓2679人,超額完成了全年培訓任務。培訓合作社、家庭農場負責人、種糧大戶2000余人次,是本市培訓量最大的一年。
政策幫農 農民喜領農資補貼
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得到落實。落實2015——2016年度耕地地力支持保護補貼面積55.6萬畝,補貼資金7005.6萬元;完成2016年度種糧大戶核實,補貼種糧大戶135家,補貼面積1.7萬畝,補貼資金91萬元。
積極爭取上級項目,為本市農民服務。爭取到高產創建、現代園區、合作社、節水灌溉、配方施肥、農業部標準園建設等項目,資金累計2400余萬元,給農民、各園區基地帶來了實惠。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