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抗旱減災科學應對

      來源: 農民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7-06-14  閱讀
        我國干旱發生頻率較高
        今年4月以來,東北、華北北部、山東東部等地降水持續偏少,加之氣溫偏高、大風天氣多,土壤失墑快,造成遼寧西部、內蒙古東南部、吉林西部、黑龍江西部、河北北部及膠東半島等地出現旱情。
        干旱是我國最常見、對農業生產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干旱受災面積占農作物總受災面積的一半以上,嚴重干旱年份比例高達75%。據不完全統計,從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間,我國發生過較大的旱災有1056次,平均每兩年就發生一次大旱。
        干旱在我國一年四季均有可能發生。春旱主要發生在黃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區,華北地區發生春旱的幾率在70%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說。有的年份春旱可持續到六七月份,形成春夏連旱,對農業生產影響嚴重,如1962,1972,1997年等。1965年甚至春夏秋三季連旱,對農業生產影響更為嚴重。
        夏旱通常分為初夏旱和伏旱。初夏旱多發生在北方。伏旱是盛夏“三伏”期間的干旱,多發生在秦嶺、淮河以南到華南北部地區,以長江中下游多見。伏旱一般影響不很嚴重,只有旱情持續到九月、十月或11月,即出現夏秋連旱時危害才比較重。
        秋旱多發生在華中、華南地區,對南方晚稻生長影響較大。北方秋旱對作物影響較小,但會對冬小麥播種、出苗不利。
        冬旱主要發生在華南和西南東部地區。因為這里冬季仍有作物生長,需水較多,如遇少雨年就會發生冬旱。有的年份干旱持續時間長,冬旱可持續至第二年初春。
        干旱的危害有哪些
        嚴重危害農牧業生產
        水分條件是決定農業發展類型的主要條件。干旱由于其發生頻率高、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后延影響大,成為影響我國農業生產最嚴重的氣象災害。干旱是我國主要畜牧氣象災害,主要表現在影響牧草、畜產品和加劇草場退化和沙漠化。
        引發其他自然災害
        冬春季的干旱易引發森林火災和草原火災。自2000年以來,由于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導致北方地區氣候偏旱,林地地溫偏高,草地枯草期長,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災有增長的趨勢。
        導致生態環境惡化
        氣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斷流。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補給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來維持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發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導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區面積擴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
        干旱導致草場植被退化。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干旱半干旱和亞濕潤的生態脆弱地帶,氣候特點為夏季盛行東南季風,雨熱同季,降水主要發生在每年的4-9月。北方地區雨季雖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著很大的空間異質性,有十年九旱的特點。由于氣候環境的變遷和不合理的人為干擾活動,導致了植被嚴重退化,進入21世紀以后,連續幾年,干旱有加重的趨勢,而且是春夏秋連旱,對脆弱生態系統非常不利。
        提升抗旱防災水平
        加強旱情預報
        通過建立旱情分析及抗旱統計信息系統利用先進、科學的氣象衛星遙感遙測技術,結合地面土壤墑情監測網的實測資料,分析受旱程度和旱情發展趨勢,提供土壤墑情信息彩圖,加強旱情的預測和預報,為決策部門提供及時、準確的旱情及抗旱信息。科學地評估旱災損失和抗旱效益,提出防旱、抗旱、減災決策建議,使旱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發展節水農業
        農業是用水大戶,解決農業用水問題,既要因地制宜增加抗旱水源,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鼓勵農民投身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又要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擴大有效灌溉面積,培育和推廣優良品種。全面推行農業節水抗旱技術。
        災情發生后及時應對
        積極組織實施人工增雨,架設臨時灌溉機具、啟動固定泵站提水,調度各類水庫放水,啟動抗旱泵站,機動抗旱設備,機動運水車輛。
        強化指導服務,落實關鍵技術。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有針對性研究制定抗旱技術方案。
        對畜牧業來說,一是畜禽舍要多備些風扇,降溫消暑,及時清理糞便,保持舍內干爽清潔,防止畜禽因過多出汗而增加飲水量。二是水禽生產如水源干涸,可放牧,或轉移到有水的地方,或是樹蔭下。三是大牲畜用水可改沖洗為噴灑,對于水禽如果沒有水源放牧,也可以舍外進行噴灑,如能在陰涼底下最好,一天3-5次,水量和次數根據當地水源及干旱情況而定。四是及時調整飼料配方,確保畜禽營養。可以適當提高飼料中粗蛋白和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在畜禽日糧或飲水中補充抗熱應激添加劑,以緩解熱應激反應,要利用早晚天氣較涼爽時增加喂料次數和數量;飼料和飲水要新鮮。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