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玉米生產如何抗御自然災害

      來源: 河南科技報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08-10-23  閱讀
      玉米(特別是夏玉米)生長季節,正是雹災、風災、澇災等多發季節,每年都有不同面積的玉米田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那么,在玉米生產上,如何抗御這些自然災害呢?

        雹災 在玉米拔節到抽雄前,特別是大喇叭口期以前,雌雄穗和部分葉片尚未抽出時遭受雹災,若未抽出的葉片沒有受損傷,且殘留有根茬時,只要及時中耕、施肥,加強田間管理,一般仍可獲得較好收成;玉米抽穗后遭受雹災,植株恢復生長的能力變差,對產量影響較大。據調查,凡被冰雹砸斷穗節的玉米,不能恢復生長;如果穗節完好,應及時加強管理,促進植株恢復生長,減少產量損失。

        風災 7~8月常常出現狂風暴雨天氣,造成玉米倒伏或莖折。對成熟前倒伏或莖折的玉米,應及時扶起,以免影響光合作用。如果植株只是倒伏,將植株扶正即可;如果是莖折,應將數株植株捆在一起,使植株相互支持。

        澇災 玉米是一種需水量大而又不耐澇的作物,當土壤濕度超過田間持水量的80%時,植株的生長發育即會受到影響;玉米生長后期,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根際常因缺氧而窒息壞死,造成植株生活力迅速衰退,未熟先枯,對產量影響很大。據調查,玉米在抽雄前后一般積水l~2天,對產量影響不甚明顯,積水3天減產20%,積水5天減產40%。對于遭受澇災的玉米,要及早排除田間積水,降低土壤和空氣濕度,促進植株恢復生長;當能下地時,及時進行中耕、培土,以破除土壤板結,防止玉米倒伏,改善土壤通透性,使植株根部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理活動;及時增施速效氮肥,加速植株生長,減輕澇災損失。

        另外,玉米遭受冰雹及澇災后,往往會使植株的生長發育受阻,必要時可進行人工促熟。

      作者:王鳳英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