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重慶萬州冬小麥高產創建生產技術規程

      來源: 重慶市萬州區農業技術推廣站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8-10-28  閱讀

      一、主體技術及品種選擇
      (一)全面推進“一換三推”關鍵技術措施的落實。即大力推廣以優質抗病小麥品種,全面推廣小窩疏株密植技術、配方施肥技術及病蟲統防統治技術;積極示范免少耕覆蓋技術。 (二)主導品種。選擇優質抗病穗重型品種川育16號、川麥32和川農16為主導品種。

      二、栽培技術規程

      (一)規范化栽培技術規程

      1.精細整地,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1)做到地平土碎,墑好肥足。稻田小麥要開好排水溝,做到深溝、窄溝,并做到三溝配套,減輕濕害。采用2.3m或4.3米作廂,廂面寬2米或4米,溝寬0.3米,溝深0.3~0.4米。

      稻田凈作:畝播1.8——2萬窩,保證畝基本苗15-16萬為宜,播種量每畝8-9公斤。推廣小窩疏株密植,規格為16x23厘米(5x7寸),撬窩或條溝點播。

      旱地帶植:畝播1.2—1.3萬窩,基本苗8—10萬,畝用種5—5.5公斤。麥帶種植5~6行,規格為12x23厘米(3.5x7寸),撬窩或條溝點播。

      (2)適時播種,培育壯苗,帶蘗過冬,促低位分蘗成穗,提高大穗比例。要求10月底開始播種,11月10日結束播種。

      (3)藥劑拌種,預防病害。小麥播種前用“粉銹靈”拌種,控制菌源,降低發病率。具體做法:用麥種重量的0.03%粉銹寧(按有效成份計算)與麥種充分拌勻后播種。

      2.科學施肥。
      (1)底肥。凈作畝用46%撒可富復合肥20公斤,旱地帶植畝用12公斤,加人畜糞水1000~1500公斤作底肥淋窩。再用“干三合”或灰渣肥蓋種。
      (2)追肥。一是早施苗肥。播種后30天左右,3葉期早施苗肥,畝用尿素4~5公斤兌糞水或清水淋窩;二是看苗追施拔節肥。若群體偏小,葉面積不足,葉色發黃,心葉長勢不強,應追施拔節肥,畝用尿素3~5公斤加氯化鉀8~10公斤兌清糞水窩施,提高有效分蘗成穗;三是葉面噴肥保高產。始穗期普遍增施1—2次粒肥,采取0.2%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以壯籽結實。

      3.病蟲害防治。加強小麥白粉病、赤霉病、條銹病和蚜蟲的監測和防治,把好小麥病蟲防治關。3—4月,當田間病葉率達2—3%時,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克/畝,噴霧2—3次,防治條銹病和白粉病;抽穗揚花期再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克/畝噴霧,預防赤霉病;揚花—灌漿期,當百株蚜量達500頭時,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菊酯類農藥對水噴霧,防治蚜蟲。

      4、強化中耕除草,清理三溝,預防田間濕害。我區3月中下旬至5月陰雨綿綿,氣溫又高,正值小麥生長后期,易發生病蟲害。尤其易發赤霉病、銹病和蚜蟲。為保豐產,必須強化中耕除草,及早清理排水溝,防御漬害,特別是稻田小麥。

      5.成熟搶時收獲,避免不利氣候對小麥籽粒毒變或芽變等影響,保證產量和品質。

      (二)免少耕栽培技術規程

      1.旱地小麥秸稈覆蓋栽培
      (1)整地開廂。紅苕收后及時整地開廂,采用1.67~2.0米規格開廂,對等分帶,一帶種小麥,一帶預留種玉米。海拔800米以下地區,宜采用2米開廂;海拔800米以上地區,宜采用1.67米開廂。

      (2)藥劑拌種。同規范化栽培。
      (3)播種。立冬前后播種,推廣小窩疏株密植,規格為11.6x23.1厘米(3.5x7寸),撬窩或條溝點播。一般麥帶種植5~6行,畝播1.2—1.3萬窩,畝用種5—5.5公斤,基本苗8—9萬。

      (4)施肥。同規范化栽培。

      (5)病蟲害防治。同規范化栽培。

      (6)小麥秸稈還田。5月中、下旬收獲小麥后,將小麥秸稈覆蓋在玉米行中間。

      (7)收獲。同規范化栽培。

      2.稻田小麥免少耕栽培

      (1)免耕開(理)溝作廂

      根據田塊土壤質地和排水情況確定作廂規格。采用2.3m或4.3米作廂,廂面寬2米或4米,溝寬0.25米,溝深0.3~0.4米。同時,開好邊溝和背溝,土壤質地粘重和較寬的田塊,邊溝和背溝之間可增設橫溝,全田溝溝相通,避免濕害,并保持廂面平整一致。

      (2)化學除草

      免耕田未經翻耕,雜草多,尤其是在溫度高的暖冬年份,雜草生長快,大量消耗養分,因此在小麥播種前必須進行一次化學除草,防止草欺苗。每畝可選用20%克蕪蹤水劑150—200毫升于播種前5-7天施藥,或10%草甘磷水劑750毫升于播種前20天施藥。施藥時選晴天、露水干后對全田雜草均勻噴霧。

      (3)稻草還田

      中稻收獲時將稻草均勻平鋪全田或廂面(已開溝作廂田塊)。有條件的地方可畝施腐稈靈2㎏促進秸稈腐爛。

      (4)撒播或條播小麥

      藥劑拌種:同規范化栽培。

      播種:直接將種子播種在稻草上,比正常播期提早2~3天播種,播種量比常規播種量增加15%左右,畝用種8~10㎏。使基本苗達到12~15萬苗。播種時若遇干旱要注意保濕出苗,田間墑情差的田塊,可灌一次跑馬水,以水不上廂面為宜;灌水不方便的的田塊,畝用30—40擔清糞水潑施在種子上面。

      (5)施肥。同規范化栽培。

      (6)病蟲害防治。同規范化栽培。

      (7)收獲。同規范化栽培。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