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內蒙古創造綠色和發展“雙贏”

      來源: 經濟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7-10-20  閱讀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內蒙古自治區是農牧業大區,東有呼倫貝爾大草原,牛羊成群、碧草連天,西有巴彥淖爾八百里河套,堪稱塞上江南、金色糧倉。”在十九大內蒙古自治區代表團開放討論中,黨的十九大代表、赤峰市委書記段志強這樣描述自己的家鄉。
        內蒙古作為農牧業大區,如何貫徹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代表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河套面粉、興安雜糧、蒙牛的奶制品,內蒙古的農牧名優產品特別多,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內蒙古日照、溫差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所以堅持綠色發展是我們農牧產品的賣點。我們要走綠色和發展雙贏的路子,要從確保空氣、水、土壤安全,控肥、控藥等各個方面為消費者提供有機、健康的產品。”段志強代表說。
        近年來,農牧產品消費需求有所變化,農畜產品總量增多,銷售不暢。段志強代表表示,面對這樣的形勢,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首先是要緊扣市場需求,全面調整優化供給結構,以赤峰為例,這兩年累計調減玉米種植面積366萬畝,增加雜豆雜糧種植110萬畝。”
        促進產業融合、科技創新也是內蒙古農牧業供給側改革的發力點。段志強代表介紹說,全區各地現在重視“農牧業+”模式,促進農牧業與旅游業、電商等的融合;建設大基地、創建名品牌,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發展和優質農產品的精深加工。
        黨的十九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表示,內蒙古是國家的北大門,是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綠色發展是我們應該擔當的責任。近年來,內蒙古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取得了可喜的綠色成績。“近年來,內蒙古全區年均造林1000多萬畝,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實現了草原植被、森林面積雙提高。”李紀恒代表說。

      托普服務號微信二維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