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南昌市向農業現代化目標加速前行
南昌市向農業現代化目標加速前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中國強,農業必須強;中國美,農村必須美;中國富,農民必須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南昌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依托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打造“金山銀山”,加速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青山不改:嚴守生態底線
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市林業局將緊密聯系林業、農墾現代化建設和改革發展實際,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推進林業生態重點工程建設中,南昌市將實施森林質量提升、富民產業、森林創建、生態文化、森林保護等工程,于今冬明春完成營造林面積11萬畝。
生態文明要建設,也要保護。據了解,南昌市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著力加強預防、撲救、保障三大體系建設,全力防控森林火災。同時從完善防控手段、加強檢疫監管、加強防控能力建設及加大資金投入等方面著手,進一步加強危險性病蟲害監測防治。此外,嚴格執行“十三五”期間森林采伐限額管理規定,強化天然林保護工作,堅決打擊各類破壞林政資源的違法行為,筑牢綠色生態安全屏障。
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南昌市將利用突出的區位和市場優勢,培育壯大全市花卉苗木產業。積極探索林地經營權流轉,進一步釋放生態紅利。加快整合梅嶺及其周邊區域森林(濕地)旅游資源,發展休閑度假、健康養生、文化旅游等綠色產業。此外,結合農墾鮮明的文化內涵和沿鄱陽湖自然風貌,擴大恒湖與鄉鎮的區分度,將恒湖墾殖場打造成韻味獨特、生態綠色、農旅融合的農墾小鎮。
綠水長流:呵護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南昌市水務部門將把水環境治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厚植水生態優勢,確保帶著四類水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提升全市水環境治理的新境界,創造水環境治理的“南昌經驗”。
今年年底,南昌市將全面完成 5 處黑臭水體治理;明年5月底前將全面消滅 6 處劣五類水質斷面,明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烏沙河上游和前湖水系治理。據了解,南昌將加快推進重大水務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航空城防洪排澇一期工程、衛東電排站等重大重點工程建設,推進贛江撫河尾閭下游綜合整治前期工作。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圍繞節水型社會建設要求,加快供水保障工程建設,2018 年全面啟動城市備用水源工程建設。
明年,南昌市將啟動《南昌市城市防洪規劃》《南昌市防洪預案》修編,將九龍湖、贛江新區南昌段、高新區五星段和航空城段等城市拓展區納入城市防洪范圍,逐步解決城市新區、開發區防洪體系滯后問題。今冬明春繼續實施防汛能力提升工程建設,全面完成140公里千畝圩堤和144.5公里萬畝以上圩堤填塘壓浸工程。2018年度,再實施贛東、撫支撫西等7處中央規劃內澇區治理,確保城鄉安全度汛。
沃土生金:夯實生產之基
市農發辦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目標,以南昌綠谷建設為主線,堅持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等為著力點,加強農業生態綜合治理,全面提升農業綜合開發水平和效益。
據悉,市農發辦將著力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把地方土特產和小品種做成帶動一方、致富農民的大產業,做足農文、農旅、農教、農養等產業結合文章,推動農業生產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同時,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特別是實施土地治理項目的扶持力度,構建“新型經營主體+連片土地治理+適度規模經營”的綜合治理模式。鼓勵項目扶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合同訂單、股份合作、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與農戶建立以產業鏈為紐帶的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更多產業發展和產業融合收益。
同時,市農發辦將把農村土地治理和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起來,改善貧困村生產條件,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產業扶貧夯實基礎。支持貧困村立足資源條件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扶持建設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農業基地、支持發展一批帶動農民增收效果顯著的農民合作組織、立項扶持一批實施精準扶貧的富民增收項目,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江蘇:農業發展著眼質量第一效益優..
- 下一篇:降低肥耗 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