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無錫農業機械化水平領跑全省
無錫農業機械化水平領跑全省
于12月1日、2日在南京舉行的中國江蘇·現代農業科技大會上,無錫科技農業展區展出的35家農企的農產品、設備吸引了6000多人次參觀。不少參觀者感嘆“原來農業也可以這樣‘高大上’”。市農委人士說,無錫市現代農業科技這幾年持續發力,2015年、2016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是67.2%、68.3%,均列全省第二;農業機械化水平分別為87%、87.5%,均為全省第一。
“我是華糧壹號智能機器人,能幫助糧庫完成基礎性、重復性的安保工作……”狀似坦克,頭部有高清、熱紅外成像攝像頭的機器人邊說邊往前行走。遇到人時它會停下來,抬起頭掃描人的臉,展臺上的監控電腦視頻上立即顯示機器人所到之處的影像及溫濕度等數據。企業人士介紹,這款機器人由無錫新安國家糧食儲備庫和廣州高新興機器人公司共同研發,集合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多種傳感技術,可替代糧庫2至2.5個工作人員。“以前以為糧食保管是簡單的體力勞動,沒想到現在也有機器人能精準、高效地作業了,太棒了!”20多歲的女大學生小華觀看后說。
在生物農業展區,裝在玻璃瓶里成顆粒狀的鐵皮石槲胚芽引起了不少參觀者的興趣。“這些鐵皮石槲胚芽是利用國內領先的細胞工程技術生產的,不占用大量土地,而是在植物工廠里全程智能化控制的環境中生產的,”企業人士拿起玻璃瓶詳細地介紹:“和傳統種植方式相比,這些鐵皮石槲有效成分指標高30%以上,畝產量提高40倍,并且沒有化肥農藥殘留。”3名參觀者聽完后還在企業人士的引導下現場吃了胚芽,對這項高科技豎起了大拇指。
在智慧農業展區,融合了智能傳感控制技術、LED植物光譜技術和低耗營養液循環技術,只需營養液和光源就能生產蔬菜的高效家用種植設備,無人售面機、自動售菜機也讓參觀者紛紛駐足觀看。來自鹽城的張先生感嘆:有了新的加工技術、新的設備和經營模式,農產品消費渠道更寬,也讓老百姓的生活更便捷、更健康。
“這次展示的農業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只是無錫市農業科技的‘冰山一角’。”市農委人士說。推進農業現代化,要著重抓好農業科技這個“牛鼻子”。目前全市169家規模農業園區、136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50余家省市級示范家庭農場等都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近幾年來每年產學研合作內容有600多個,引進新品種400余種、新技術新模式200余項。這推動一批農業產業園區、農業企業加快了發展步伐。錫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已建成包括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在內的22個高端研發載體,形成全球面積最大的紅豆杉繁育基地,全國知名的繡球花新品種種苗生產基地、彩色苗木引繁育種基地等。去年,園區主導產業總產值達4.9328億元。由淡水漁業中心研發的“太湖1號”青蝦已示范推廣14.5萬畝,實現經濟效益5.1億元。
盡管如此,無錫市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仍缺乏公辦農業科研院所,使無錫市在承接重大農業科研項目時仍有較大障礙,長期合作項目不多,對行業有長遠影響的科研成效不多。”市農委人士說。他表示,今后,農業部門將繼續圍繞優質高效新品種引繁、優勢農產品生產和質量衛生安全等加強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推動高校和更多的企業“結對”,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更多高端、高質、高效的農產品走向市場。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