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河南:農民澆地省錢更高效

      來源: 河南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8-01-31  閱讀

        2016年年底,河南省提出在渠灌區、井灌區啟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以促進農業高效用水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郟縣、民權等5縣市還成為全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農業綜合水價改革給農業生產帶來什么變化?
        水價提高水費卻降低了
        北汝河流到郟縣堂街鎮時,圍著紫云山轉了一個灣,于是附近的村名中就多了一個“灣”字。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水利水電部集中全國最先進的技術隊伍在這里自主建設了我國第一個恒壓噴灌試驗工程。
        “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工程,覆蓋耕地只有6397畝,適用于大面積農田灌溉。”郟縣恒壓噴灌工程管理處主任張國旺說,經過改造提升,恒壓噴灌的供水管道全部埋在地下,出水口小型化后,現在更適合小塊耕地澆灌。目前,恒壓灌區擴大到3.3萬畝,此次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面積就有2.2萬畝。
        基礎設施的精細化建設,也導致供水成本提升。郟縣物價部門對試點地區供水成本進行了測算,考慮當地灌溉水源條件、原用水價格和用水戶需求,最后實行了全成本定價:自流灌區糧食作物水價為每立方米0.63元,經濟作物水價為每立方米0.75元;加壓區每立方米再增加0.1元。
        堂街東村的馬青陽種了四五十畝地,小麥和煙葉輪作。“以前每立方米水0.4元,每年都得五六千元水費,去年改革后雖然漲了價,但糧食作物用水定額內給予補貼,總體水費只有三四千元,還節約了1000多元。”馬青陽說。
        改革助力鄉村振興
        河南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河南省農田灌溉占全省總用水量的52%。目前,河南省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只有0.587,也就是說,在河南省農田灌溉過程中,有超過四成的水資源被浪費掉了。
        郟縣基礎設施完善后,輸水管道壓力穩定,減少了跑冒滴漏,節水效果非常明顯。郟縣試點改革后,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了0.93,遠遠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在郟縣、民權、清豐、靈寶、羅山等5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地區,改革后畝均節水率約為23%。
        “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就是發揮水價杠桿的調節作用,激勵農民群眾在農田灌溉中節約用水,同時還要確保群眾在高效用水的前提下用得起水。”河南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說,改革后,水利工程有人用、有人管、有人修,水利設施得以長期發揮作用,實現了節約用水,不但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也為河南省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

      托普服務號微信二維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