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三亞打造農業“金牌”鼓起農民“錢袋”
三亞打造農業“金牌”鼓起農民“錢袋”
中國農業儀器網訊:3月12日,在三亞市熱帶設施農業科技示范園的大棚里,掩映于翠綠葉片間的甜瓜長勢喜人。這些甜瓜是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三亞南繁科學院)最新選育的品種,將參加3月15日舉辦的海南(國際)瓜果菜新品種展示會。
“西甜瓜產業涉及西瓜、甜瓜、西甜瓜等瓜類,該產業是建院后最早研究、推廣的設施農業,在2006年底甜瓜便實現了畝產值超過2萬元,向全社會展現了南繁蘊含的巨大財富。”三亞南繁科學院院長柯用春說,三亞南繁科學院于2005年4月成立,并于當年開展設施農業的研究,推動三亞農業現代化。
西甜瓜產業發展取得了良好開端,三亞南繁科學院緊接著選育青瓜、豇豆等品種,進一步豐富我省冬季瓜菜的“菜籃子”。
“目前我省種植青瓜約30萬畝,年產值約60億元,其中三亞青瓜市場上70%的品種是經三亞南繁科學院選育的青瓜品種。”柯用春說,為了進一步加速南繁成果本地轉化,該院還于2016年開展豇豆的“北繁南種”,選育優質豇豆品種在三亞推廣,2017年豇豆種子銷售額超過700萬元,2020年預計銷售額將超過1000萬元,“其中三亞育才生態區那受村從2015年2戶農戶種植豇豆,發展到如今全村種植豇豆,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豇豆村。”
“我們現在種有檳榔、芒果、哈密瓜、西瓜、草莓和冬季瓜菜,家里建了小樓,買了小車,日子特別舒心。”三亞市吉陽區檳榔村村民董強說,檳榔村從不種菜到大規模地發展瓜菜產業,從2006年的年人均收入不到4500元,到如今年人均收入突破1.3萬元,當中離不開三亞南繁科學院的專家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與服務網絡,三亞南繁科學院將農技服務輻射到陵水、樂東、五指山等周邊市縣,為更多的農民提供技術保障,送去最新的南繁科研成果。
“東南亞等國際市場也是我們的重要目標。”柯用春表示,三亞南繁科學院目前已經吸引了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農業科技公司落地三亞。下一步,三亞南繁科學院將在嚴格落實好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的同時,針對東南亞、南亞巨大市場,繼續吸引一批南繁種業企業落地三亞,推動南繁種業“走出去”,帶動農資、農機“走出去”,爭當我國農業走向世界的“中轉站”和“出海口”。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湖北爭取年末畜禽養殖廢棄物利用率..
- 下一篇:移動互聯網讓“水產”觸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