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北京農業“調轉節”帶動質量效益雙提升

      來源: 京郊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8-04-23  閱讀

        近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召開今年一季度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一季度全市農業結構加快調整,質量效益實現雙提升。
        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龐江倩介紹說,今年以來,全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新發展理念和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疏功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全市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0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增速與上年全年持平。
        分產業看,一季度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3億元,同比下降了12.8%。其中,生豬出欄量、家禽出欄量、禽蛋產量分別下降33.8%、41.3%和33.7%。與此同時,都市型現代農業的質量效益卻實現了穩步提升。設施農業畝均收入達1.4萬元,增長9%,觀光園實現總收入4.4億元,增長5.6%。農業生態功能也更加突出,林業產值增長了11.7%。
        從數據變化看農業結構調整效果
        第一產業數據的變化,和本市持續推進的農業結構調整分不開。農業結構調整不僅是農業生產、農產品供應的具體問題,而是關系北京城市發展中生產、生活、生態多個方面的重大問題。2014年,市委市政府出臺調結構、轉方式、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政策措施。三年多來,全市深入推進以“調轉節”為主線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做好農業“疏”“舍”“優”三篇文章,持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升綠色發展水平。
        按照“調糧、保菜、增林、節水、做精畜牧水產業”的調整思路,本市穩步調減高耗水作物,清理整治養殖業,開展禁養區劃定及規模養殖場關停工作,不斷調整本市農業產業結構。截至目前,糧食面積調減已完成“十三五”計劃任務的70%,利用調整退出的土地,完成了105萬畝平原造林工程;禁養區內的規模養殖場全部關停,規模養殖場從2535家調減到890家。同時,全市農業用新水量大幅減少,從7.3億立方米下降至5億立方米左右。

      托普服務號微信二維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