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河南、山西農田土壤墑情旱情及生產對策
河南、山西農田土壤墑情旱情及生產對策
去年麥播以來,冬小麥主產區連續100多天基本無有效降水,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七至九成,對冬小麥的生長已經產生嚴重影響。各地土壤肥料技術部門加強農田土壤墑情與旱情監測,并及時提出抗旱保墑、抗旱保苗技術對策。
河 南
據2009年2月2日中牟、陜縣、尉氏、孟津、澠池、洛寧、湯陰、平橋區等8個縣(市)30個農田土壤墑情監測點土壤含水量監測結果分析,當前河南省大部分地區土壤耕層含水量偏低,墑情不足,旱情嚴重,對冬小麥的生長極為不利。
監測點數據結果分析表明:發生旱情的農田監測點占80%,其中中旱到重旱的占56.6%,0—20cm平均含水量只有10.8%,20—40cm平均含水量只有12.8%,墑情適宜的僅占20%;未灌溉的區域發生旱情的農田監測點占86.7%,其中中旱到重旱的占73.4%;已灌溉的區域旱情仍較嚴重,發生旱情的農田監測點占73.3%,其中中旱到重旱的占40.0%。
據氣象部門預測分析,河南省未來10天仍無有效降水,并且氣溫較高,蒸發量大,空氣干燥,土壤失墑情況將進一步加劇,形勢十分嚴峻。
目前河南小麥正處于越冬后期,即將進入返青期。要根據麥田墑情旱情及天氣變化,重點抓好抗旱保苗工作。有灌溉條件的麥田,要利用晴暖午后小水細灌,切忌大水漫灌;苗情偏差、群體不足的田塊在進行灌溉的同時,要根據苗情,及時追施氮肥5-7.5kg/畝,增強抗凍能力,促進盤根增蘗和苗情轉化;沒有灌溉條件的麥田,可采取鎮壓、秸稈覆蓋等措施進行保墑防凍;已灌溉的麥田,要及時劃鋤松土、增溫保墑,防止土壤板結開裂。
山 西
據2009年2月1日山西省中南部22個縣農田土壤墑情監測結果分析,當前山西省許多麥田墑情嚴重不足,南部麥田已達重度干旱程度,部分地區出現了土地干裂、麥苗萎蔫枯死的現象。
全省麥區大部分耕地0—20cm土壤墑情介于7%~13%之間,旱地麥田0—5厘米土壤基本是干土層,0—20厘米平均含水量只有9.1%,20—40厘米土壤含水量只有11.0%,達到了重旱程度。休閑白地0—20厘米平均含水量11.7%,20—40厘米土壤含水量12.3%,墑情嚴重不足。
據氣象部門預測,2月上旬山西省降水量將持續偏少,春旱出現的概率極大。如冬春連旱,將造成更大范圍更嚴重的干旱,影響小麥的返青和起身拔節,直接減少夏糧產量。
對于冬季受旱麥田,如果有灌溉條件,要提前澆水,加快苗情轉化;對于受旱受凍麥田和底肥不足麥田,應及時追肥;水地麥田冬前未追肥的地塊,結合春澆畝追尿素8-10公斤;高水肥地小麥拔節期追尿素10-15公斤;旱地小麥冬前未追肥的地塊,應及時趁雨趁墑追肥,畝追尿素8-10公斤;對整地粗糙或旋耕播種的地塊,應及時進行鎮壓,無論水地、旱地麥田,都要進行耙地。
(節水農業技術處供稿)
報:危朝安副部長
送:部種植業管理司
發:有關省(自治區)土肥(農技)站
全國農技中心辦公室 2009年2月6日印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河南:共投入抗旱資金8.61億 ..
- 下一篇:“水肥齊攻”全國通力抗旱保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