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最佳追肥期
來源: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09-04-14 閱讀次
作物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適當的追肥是進一步提高產量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在作物吸收養分最多的時期追肥,能夠顯著增加產量和提高品質。
玉米:在平衡施肥的原則下,玉米在拔節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營養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節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畝追施10千克尿素;在抽雄穗前7-10天,應追施第二次肥,每畝可再追施20千克尿素。如果底肥和種肥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結合第二次除草進行深施肥。
水稻:水稻對氮肥的吸收是從返青后開始逐漸增加的,分蘗盛期達到吸肥最高峰。為了促進水稻早發棵、早分蘗,應早施和重施分蘗肥。一般可在插秧后7-10天。每畝追肥尿素10千克,抽穗時再追施尿素15-20千克。
高粱:為滿足高粱從拔節至抽穗期的養分需要,應于拔節時追第一次肥,每畝追施尿素8-12千克;在孕穗挑旗期再追第二次肥,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
花生:花生的營養臨界期是在生育前期,花生在出苗后15天左右,花芽開始大量分化,根瘤開始形成。在植株出現兩對側枝時,應及時追施1次氮肥,每畝追施尿素5-10千克。花生開花后結合培土,噴施多元微肥,有利于減少空果率,提高花生產量。
大豆:大豆是需氮較多的作物,但它有根瘤菌固氮可以解決部分氮素來源。但生長期間還應分期追肥,通常在大豆初花期追施1次氮肥,這樣可降低其落花落莢率,并能延長植株的壽命,增加粒重,提高產量。一般每畝可追施尿素8-12千克。在大豆結莢期,若葉面噴施1次多元微肥,增產效果更為明顯。
玉米:在平衡施肥的原則下,玉米在拔節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營養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節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畝追施10千克尿素;在抽雄穗前7-10天,應追施第二次肥,每畝可再追施20千克尿素。如果底肥和種肥較充足,土壤又很肥沃,可集中一次追肥,結合第二次除草進行深施肥。
水稻:水稻對氮肥的吸收是從返青后開始逐漸增加的,分蘗盛期達到吸肥最高峰。為了促進水稻早發棵、早分蘗,應早施和重施分蘗肥。一般可在插秧后7-10天。每畝追肥尿素10千克,抽穗時再追施尿素15-20千克。
高粱:為滿足高粱從拔節至抽穗期的養分需要,應于拔節時追第一次肥,每畝追施尿素8-12千克;在孕穗挑旗期再追第二次肥,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
花生:花生的營養臨界期是在生育前期,花生在出苗后15天左右,花芽開始大量分化,根瘤開始形成。在植株出現兩對側枝時,應及時追施1次氮肥,每畝追施尿素5-10千克。花生開花后結合培土,噴施多元微肥,有利于減少空果率,提高花生產量。
大豆:大豆是需氮較多的作物,但它有根瘤菌固氮可以解決部分氮素來源。但生長期間還應分期追肥,通常在大豆初花期追施1次氮肥,這樣可降低其落花落莢率,并能延長植株的壽命,增加粒重,提高產量。一般每畝可追施尿素8-12千克。在大豆結莢期,若葉面噴施1次多元微肥,增產效果更為明顯。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2009年東北地區大豆春播技術指..
- 下一篇:農業機械田間作業質量標準3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