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棉花將步出“谷底”開始回暖
棉花將步出“谷底”開始回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國內地理等災害的影響,棉花經歷了一次寒冬。步入2009年,由于國家政策的支持,各項補貼的發放,使得棉價以及紡織 出口持續回暖,棉花的未來形勢也漸漸明朗。
這一利好形勢下,棉農們也開始憧憬今年的棉花收成將大好。其中,紡織業出口逐漸回暖,對棉花需求旺盛,國內棉價回升加快,加之2009年棉花良種補貼政策的出臺,CPI逐月回落等現狀,讓我們有理由期待,今年棉農們將有個好收成。
當前棉價回升加快
國家為保護國內棉價穩定,今年以來有效減少棉花進口,截至4月末,2008棉花年度我國累計進口棉花88.5萬噸,同比減少70.3萬噸,減幅44.3%。而來自海關快報統計,4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環比增長2.7%,自3月份以來繼續回暖。受上述綜合因素影響,國內棉價回升較快。
2008棉花年度前期,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紡織出口下滑,棉花需求減弱,市場棉價下跌,為此,國家及時采取收儲部分儲備棉等措施,有效解決了市場階段性供大于求的問題,促進了市場棉價的穩步回升。“隨著近期國內市場棉價回升加快,市場棉花資源趨緊,下階段市場上棉花供需可能存在缺口。”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為滿足紡織需要,穩定棉花市場,將按照《國務院關于當前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明確提出的“保證市場供應和不打壓市場價格的原則”,有關部門目前已經做好儲備棉出庫的預案,屆時,國家將根據棉花市場走勢擇機投放部分儲備棉。
2008年度棉農收益“受創”
近幾年,農資價格的不斷上升也促使棉花種植成本不斷攀升,而化肥價格的不斷上漲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糧食化肥價格周報”中主產區農調戶平均每
如果說棉農在先期成本投入中已經吃了虧,那么在售棉后期則又因籽棉交售價格的持續低位徘徊,導致棉農在整個2008年度的收益遭受“重創”。據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分會對會員的植棉意向調查顯示,2008年度棉農籽棉交售價格年度均價不到4.8元/斤,為近6年來的最低水平。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八十九團一位職工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新疆棉花因其產量高、品質優而受下游產業鏈的歡迎,其銷售價格相較內地有一定優勢,加上國家儲備棉收購了大量的新疆棉,因此,2008年度棉農收益較上一年度持平,局部略有下降,但盡管如此,“2008年度棉花效益卻仍是近年來最低的。”
棉農籽棉交售價格的低迷,導致棉花產值最終下降。根據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辦公室的調查,2008年度全國棉花畝均產值為1112元,比2007年下降17.8%。而根據有關媒體粗算所得數字,畝均產值扣除現金成本后,2008年度棉農畝均現金收益只有681元,同比下降28%;若將家庭用工成本計入總成本,畝均凈收益為負值即-94元,可見棉農在2008年不僅沒有賺到錢而且還賠了錢。
值得期待的2009年度
2008年度,棉農籽棉交售價格過低,減少了棉農收益,這直接降低了棉農種棉積極性。據棉花協會棉農分會進行的種棉意向調查顯示,2009年度國內棉花種植面積下降幅度達24%左右。如此一來,2009年棉花種植面積減少已成定局,西北棉區減幅最小,而長江流域棉區則減幅最大。據農業部有關數據反映,今年棉種可供總量為2.2億公斤,但農民種棉積極性的下降,減少了對棉種的需求,粗略統計今年余種達0.6億公斤。
就在上個月,農業部拿出了提振今年棉花種植生產的“大綱”:今年棉花良種的補貼面積將由3333萬畝擴大到全覆蓋,補貼資金達13億元,同比增加8億元,補貼省份由8個擴大到25個。有了國家補貼這一劑“強心針”,將對農民先期成本投入給予“減壓”。生產資料價格方面,受煤炭等能源價格走低,使得近兩個月化肥生產價格穩中有降,相關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都保持了相對穩定態勢,這使得棉農成本投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除了增加補貼力度,在棉花科學種植管護方面,今年也都有大變化。農業部開展了“雜交棉增密”行動,即增加棉花株數加大畝種植密度。此外,加大推廣抗(耐)病棉花品種力度,以期提高棉花產量。
讓我們聽一聽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八十九團棉農郭三明的話,或許能夠代表廣大棉農的心聲。“棉花作為國家一項重要的戰略物資,種還是要種的。2008年度我家棉花收益較上年基本持平,今年種植的100畝棉花到目前為止長勢良好。”郭三明在電話中對記者說,今年我們在提高棉花產量和品質方面下了大功夫,如推廣使用了節水灌溉、精量播種(一坑一粒種)等技術,有效降低了成本投入。特別是今年我們全部使用了“紅種”(經過藥物包衣的棉種),比起“白種”,可克服種子爛種、爛芽,增強幼苗抗逆性,從而增加棉花單產。
依照目前的形勢看,棉農們對今年棉花的收獲信心十足,這與政府的支持和鼓勵是分不開的。2009度將是棉花在經歷嚴寒的2008年后進入的一個轉折點,讓我們充分相信2009的大豐收吧。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穩定糧價=計劃經濟?
- 下一篇:黑龍江省水稻競拍成交價高量增 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