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東北旱情   

      東北旱情

      來源: 中國農業儀器網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09-09-04  閱讀
       

            進入7月份,中國東北的旱情與日俱增。東北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偏少,尤其是7月下旬以來,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普遍偏少5至9成。有些地區甚至滴水不降,導致農作物受旱非常嚴重。高溫加干旱,更使得東北地區的土壤失墑加速,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產量受到嚴重影響。面對這一形勢,遼寧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命令,要求沈陽、錦州、阜新、鐵嶺、朝陽、葫蘆島6個市在2009年8月11日8時起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

               隨之,伴隨著8月中旬北方地區的小幅度降雨,北方旱情稍稍緩和了點,但是由于前期的大面積干旱,重旱地區以及干枯面積的地區的旱情仍然嚴峻,人畜飲水困難的情況依然存在。而且由于本次降雨移動速度快,分布不均勻,部分旱區特別是重旱區的降水甚至沒有達到本省區平均降雨量。

               降雨過后,東北旱情繼續加重,部分地區為積極進行抗旱救災,啟動農業抗旱三級響應,來應對日益嚴峻的旱情。農業部也積極派出相關工作組,深入到旱情嚴重的一線省份開展工作督導和技術指導,幫助落實各項抗旱措施,加大抗旱投入力度。盡管夏糧和早稻已奪得豐收,但是秋糧才是重頭,占全年糧食產量的70%以上,而東北地區又是秋糧的主產區。北方旱情對秋糧生產穩定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今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厄爾尼諾現象等時常稱為媒體的焦點,全球氣溫升高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其,2009年東北旱情也達到了今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中國在面臨5·12地震,08年雪災后又一次迎來自然災害的考驗。上至國家領導人,下到各地方政府官員,都高度重視,積極投入到各項實際工作中,以期最大限度的降低旱情對農作物的收成。為了加大抗旱力度,中央撥款近兩億給東北三省遼寧、吉林和內蒙古,用于抗旱減災。

               東北是我國的農業大區,農業又是國家的基礎。面對每年都會發生的東北旱情,國家已開始積極研究對策:農業是國民經濟最薄弱的環節,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恰是保證農業有快又好發展的關鍵。國家應該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搞好雨水集蓄利用,想方設法增辟水源;建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如有條件,有些地區可以搞滴灌、微灌、噴灌和管灌等節水灌溉技術,以提高水的利用率。東北旱情無法消除,但是我們可以從各方面積極行動,來應對每年的旱情,把災害降到最低。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