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農產品市場:大雪導致異動農產品期現同步上漲

      來源: 中華糧網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9-11-18  閱讀

      大雪導致異動 農產品期現同步上漲

        11月9日以來,食用農產品受雨雪天氣影響連續上漲,大商所與鄭商所大部分糧油期貨品種本周同時飚升——

        11月9日以來,雨雪天氣出現在我國的很多地區,特別是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和山東等地先后出現暴雪過程。此次暴雪過程來勢猛、強度大、時間集中,對農產品儲存和運輸帶來不利影響,同時引起期貨市場的多個相關品種的異常波動。雨雪天氣給一些行業帶來了困難,但我們總能迎難而上努力解決一切不利因素。在克服雨雪災害的過程中,農業的部分子行業顯現出巨大的投資機會。

        現貨期貨同步上漲

        來自商務部的監測顯示,11月9日至15日,36個大中城市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止跌回升,比前一周上漲1%。57種主要食用農產品中,價格周環比上漲的有35種,超過6成;持平的有6種,下降的有16種。

        大連商品交易所近幾日大部分農業品種出現異動,棕櫚油、豆油豆粕和玉米等品種出現大幅增倉上漲,技術上已呈現出向上突破上漲格局。鄭商所的白糖期貨周一同樣大幅攀升,早盤開市后該品種一路震蕩走高,尾盤出現資金大幅拉升,持倉量也大幅增長,周二雖有小幅回落但幅度僅有0.15%。業界普遍認為,這些品種的做多行情與近期北方大雪有關。現貨與期貨的同步上漲會對農業類上市公司業績產生正向影響,進而將影響到公司股價令其進入上升通道。

        生豬價格止跌回升

        由于3-4月份生豬補欄不足以及4月底的拋售,造成生豬出欄不足,豬價在消費淡季持續攀升。國內豬價自今年6月份以來持續上升,并且在9月上旬達到最高點,從9月中旬開始回落。9月中旬開始的生豬價格回落,是由于前期國家的豬肉收儲以及豬價上升導致養豬利潤的好轉帶動了生豬補欄,6-8月份補欄較多,10月份到年底生豬出欄將較為充足,導致生豬價格下滑。東北地區、河南、廣東、江蘇等地豬價已經持續下降。

        農業部表示今年以來,全國生豬疫情總體保持平穩,特別是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范圍顯著縮小,流行強度明顯減弱。據統計,截止10月20日,今年全國只有山西、湖南、湖北、西藏、江西5個省份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疫點7個,發病豬7667頭,死亡3278頭,撲殺7724頭。為進一步鞏固豬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彈,農業部將繼續強化疫情報告、監測、流行病學調查、檢疫監管等各項防控措施。

        國慶節后連續小幅回調的生豬、豬肉價格終于止跌,進入消費旺季后豬價仍值得看好。11月份第一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11.23元/公斤。全國市場基本保持平穩。考慮到未來飼料價格仍將高位運行,以及疫病存在的風險,生豬價格在經歷了回落之后,可能在2010年恢復上漲態勢,預計到2010年二季度肉制品企業原料成本壓力將增大。華泰證券認為:“截止2009年5月前,豬肉價格下跌了近一年,對母豬、商品豬的影響將逐步顯現出來。我們認為,豬價距離14元/公斤的長期適中水平仍有15%的距離,消費旺季與逐步顯現的存欄量減少效應,將推升生豬收購價再上漲20-30%。”

        棉花價格同比環比雙增長

        10月份,我國棉花價格指數為13655元/噸,環比增長4.72%,同比增長10.82%。

        供給方面,據統計,2009-2010年,全球棉花種植面積為4.56億畝,較之前調整數下調1個百分點,單產為48.9公斤/畝,為6年最低水平。全球棉花產量預計為2230萬噸,同比減少5%。國內方面,總的來看,全國今年棉花單產與去年基本持平,總產減產幅度在14%左右,但由于氣候因素,棉花品質普遍下降。

        進口方面,據海關統計,2009年9月中國進口棉花10.22萬噸,環比下降6.84%,同比下降20.8%。今年1-9月份,我國累計進口棉花107.8萬噸,同比減少69.2萬噸,減幅為39.1%。下游出口方面,今年前三季度,紡織品出口不容樂觀,紡織服裝出口餓為1216.8億美元,同比下降11.1%。分月份來看,6月份出口環比上漲13.6%、7月份出口環比上漲17%、8月份出口環比下降4.1%、9月份出口環比上漲6.7%。總的來看,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仍不旺盛,未來出口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價格方面,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28級)10月均價為13655元/噸,環比上漲4.72%,同比上漲10.82;國際方面,cotlookA(棉價指數)指數10月均價為66.82美分/磅,環比上漲4.29%,同比上漲7.26%。

        總的來說,由于中國棉花一直處于供不應求格局,國內減產勢必導致棉花價格上揚。

        國內糖價遠低于國際水平

        10月份,我國食糖價格為4133.元/噸,環比增長0.24%,同比增長45.78%。而國際同期進口價格基本維持在5500元/噸,遠高于國內市場價格。因此,中國大量進口食糖的可能性不大。

        截至9月末,2008至2009年制糖期全國食糖產量為1243.12萬噸,較2007至2008年制糖期減產240.9萬噸,減產幅度為16.23%。其中,甘蔗糖產量為1152.99萬噸,同比減少15.17;甜菜糖產量為90.13萬噸,同比減少22.38%。消費方面,初步測算2008至2009年制糖期國內消費量將達到1390萬噸,按5%增長率來算,下個榨季的消費量將達到1460萬噸。展望2009至2010榨季,由于全國各產區均有一定程度的減產,尤其是廣西,夏秋冬干旱有望繼續,甘蔗單產有一定幅度下降。總的來說,初步預計2009至2010榨季產糖量為1200萬噸,而需求達1460萬噸,缺口為260萬噸。目前,國儲糖為240萬噸,加上明年古巴進口40萬噸,國儲糖將達到280萬噸,假設國儲糖全部拋售,供需將趨于平衡,但問題是國儲糖不可能全部拋售,因此,2009至2010制糖期我國食糖供需仍讓偏緊。國際方面,2009至2010年制糖期,受印度和俄羅斯食糖減產,初步預計全球食糖缺口在400萬噸左右。

        產銷方面,截至2009年9月末,本制糖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1206.15萬噸(上制糖期同期銷售食糖1329.75萬噸),累計銷糖率97.03%(上制糖期同期89.6%),其中,銷售甘蔗糖1120.51萬噸(上制糖期同期1226.89萬噸),銷糖率97.18%(上制糖期同期89.69%),銷售甜菜糖85.64萬噸(上制糖期同期102.86萬噸),銷糖率95.02%(上制糖期同期為88.59%)。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