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年會在京召開(一)

      來源: 分析測試百科網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9-11-24  閱讀

      ——暨中國分析儀器30年回顧

        2009年11月21日上午8時30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年會暨七屆二次理事會全體會議在北京北科大廈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協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學會秘書處承辦。參會的有除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的理事外,還有來自各大院校及研究所的老師學生以及國內外廠商。

      儀器展廳的一面墻上,記錄著從1958年開始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國產分析儀器第一臺”,幫助大家回顧國產分析儀器發展的歷程

      本次會議有十三位專家理事和廠商代表做了報告并祝賀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成立三十周年。大家共同回顧了分析儀器行業和協會走過的三十年,三十年風雨同舟、成績輝煌,參會人員無不心潮澎湃。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年會暨七屆二次理事會全體會議現場
      首先,中國科學院的陸婉珍院士給大家做了《分析儀器研制與高等教育結合的思考》的報告。陸院士指出分析儀器要在教育領域發展,教育要與先進的科學儀器結合。高校的學生不僅應該學會使用儀器,同時應該掌握儀器的原理。高等教育要與時俱進,就要加強學生在科學儀器應用方面的教育并將學到的知識與工業相結合。
      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王健先生帶來的報告為《合作共贏、攜手發展》。王先生講到,經過七年的發展,聚光科技已成為業內發展最快的企業。聚光科技的目標是致力于最前沿的分析檢查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提供滿足全球市場需求的高端分析測量儀器、完善的行業解決方案和售后服務,成為領先的環境與安全檢測分析儀器與服務的供應商。
       浙江大學的金漢欽教授向大家介紹了一種新技術——《一種改變生物醫學面貌的新技術:大規模集成流路芯片-數字PCR》。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每年奪取我國數以百萬計人的生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早期診斷難。PCR作為一種分子診斷技術存在費力、易污染、難以確定目標核酸分子數等缺點。大規模集成流路(IFC)-數字PCR技術的出現是一項重大突破,IFC芯片可以充分發揮PCR技術的優勢,防止污染,從根本上提高檢測靈敏度(可檢測單個DNA分子)和準確度。比如,Fluidigm公司已經由此獲得了快速增長,2008年逆經濟危機發展,銷售額是前一年同期的3倍。金教授指出,雖然目前IFC芯片系統技術尚不成熟,但應用前景廣闊,“值得有戰略眼光的專家和研究者關注!”
       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的殷傳新先生為大家帶來了報告《科技創新,精誠奉獻》。殷先生激動地講道,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自1948年成立以來,秉著科技創新的理念得到了長足穩健地發展。殷先生對廣大專家和用戶在過去的30年里對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關系和支持表示感謝。
       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余正東先生就《國產分析儀器的出路與思考》做了報告。在前半部分,余先生分析了國內外分析儀器公司的市場格局,并幾次提到了Thermo的經驗。然后余先生提出了幾點“國產分析儀器的出路與思考”,一是融資,天瑞現在正在積極融資,并將力求在明年的創業板中上市,并在報告中屢次表達了天瑞將做高端儀器(比如質譜)的決心。二是要力求掌握核心技術;三是可以引進國際分析儀器研發人才;四是對國內企業的并購重組;五是天瑞的企業發展戰略是要做“大研發、大生產、大營銷和大品牌。”
      清華大學的孫素琴教授就《中藥與食品的紅外光譜分析》向大家做了報告。中藥和食品等均為成分復雜的混合物,其質量控制方法一直是分析化學等領域研究的重點與難點。孫教授講到利用紅外光譜法可以反映混合物樣品的整體信息,應用于中藥質量評價時符合中醫整體用藥的原則,應用于食品的質量評價可以對其中多種成分進行分析。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李昌厚教授為大家講述了《光譜儀器的最新進展》,報告中,李教授介紹了目前國際上最重要、最經典的光譜儀器——UVS和AAS的應用情況和發展現狀及其最新進展。在展望光譜儀器的發展時,李教授談到:光譜儀器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微型、快速、專用是光譜儀器目前的主要發展方向,并應注意處理普及和提高的關系;而可靠性是光譜儀器發展的關鍵、核心和靈魂。在談到自己的體會時李教授說:1、要重視儀器學理論。2、要打破誤區,不要總認為“進口儀器總比國產儀器好”!現在的實際情況是,目前國產儀器只是特別高檔的儀器比進口的差,而外國人賺中國人的錢,主要是賺在普及、常規和基礎的儀器上。3、要大膽使用國產儀器和國產元器件。
       解放軍藥品儀器檢驗所所長、北京先驅威鋒技術開發公司高級顧問姜雄平帶來的報告為《創新推動儀器與方法共同發展》。報告中,姜介紹到,北京先驅威鋒技術開發公司以技術創新為指導思想,將抗生素微生物檢驗技術推向國際一流水平。該公司主導研發的第一代到第四代抑菌圈測量儀,使抗生素效價測量實現了測量和結果一次性得到。姜所長激動地表示,北京先驅威鋒技術開發公司今后會繼續隨著藥檢行業發展而壯大,以滿腔熱情回饋各界的關注。
       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的張之旭博士做了報告《“應對挑戰,領先一步”安捷倫科技——化學工作者的長期合作伙伴》。張博士講到,安捷倫科技自1999年從惠普公司將測試測量業務從惠普公司剝離后,在分析測試行業發展迅速。安捷倫科技擁有高端的分析測試儀器,在中國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中國分析儀器的30年中有安捷倫的腳印,今后,安捷倫科技將依靠其先進的產品和優秀的營銷和售后團隊為中國分析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北京化工大學的袁洪福教授向大家介紹了《我國近紅分析技術發展》。“1994年以前中國近紅外分析經歷了崎嶇坎坷之路”,袁教授講到,94年后,我們已經擁有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創新團隊,如陸婉珍院士、陳星旦院士以及俞汝勤、梁逸雷帶領的研究團隊,此外,我國的儀器技術也發展迅速,聚光科技、北分瑞利等一些國內廠家迅速崛起,對國外技術也已掌握。“2000年后,我國的近紅外技術走上迅速發展之路”,實現了在線NIR應用、近紅外網絡以及近紅外與遙感技術的結合,我國還成立了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并組織了一系列學術活動,總之,我國的近紅外技術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戴安中國的劉靜女士向大家介紹了戴安公司今年來的發展情況——《戴安與您同行》。戴安中國經過9年的發展,離子色譜和液相色譜技術均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其中劉女士特別介紹了戴安公司的只加水離子色譜技術(RFIC)和快速分離液相色譜技術(RSLC)。劉女士表示“從自然樣品到結果,戴安公司為您提供全面的色譜解決方案。”
      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的曹磊博士帶來了報告《島津中國,銳意進取走向輝煌》。曹博士講到,31年來,島津中國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取得了迅猛發展,島津各分公司及其檢測機構為蓬勃發展的中國源源不斷地提供了最先進的產品、技術及完善的服務。此外,島津在北京、天津、蘇州等地建立了醫療器械、分析儀器、產業機械的生產型子公司。島津中國已成為一個根植于中國并為中國用戶所熟知的中國企業。
       北京科創海光儀器有限公司的周志恒博士向大家介紹了《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技術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周博士從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技術的發展史講起,到原子熒光光譜的優缺點及分析原理,提出了原子熒光光譜的5個發展方向:激發光源、形態分析、符合EPA標準的測汞技術、多元素同時測量技術、便攜或車載式現場測量技術。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