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武大成功研制稻米生產人血清白蛋白

      來源: 分析測試百科網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9-12-08  閱讀

       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楊代常為首的課題組歷經4年研究,建立了“水稻胚乳細胞生物反應器技術平臺”。據悉,這項被列入國家“863”攻關項目的技術近日通過專家組鑒定,可實現從稻米中生產人血清白蛋白。
       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楊代常為首的課題組歷經4年研究,建立了“水稻胚乳細胞生物反應器技術平臺”。據悉,這項被列入國家“863”攻關項目的技術近日通過專家組鑒定,可實現從稻米中生產人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一般從人的血漿中提取,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因失血、燒傷、燙傷、整形外科手術及腦損傷引起的低蛋白血癥以及肝硬化、腎水腫等,而我國每年臨床和疫苗輔料需要人血清白蛋白在150噸至170噸之間。楊代常主持完成的“水稻胚乳細胞生物反應器技術平臺”,大約在1畝水稻中可提取兩公斤人血清白蛋白。

        據介紹,人血清白蛋白一般從人的血漿中提取,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因失血、燒傷、燙傷、整形外科手術及腦損傷引起的低蛋白血癥以及肝硬化、腎水腫等,而我國每年臨床和疫苗輔料需要人血清白蛋白在150噸至170噸之間,若完全從血漿中提取,相當于要兩億人年均獻血100毫升。尤為緊迫的是,我國目前血漿供應嚴重不足,每年市場缺口高達60噸至80噸。

        楊代常主持完成的“水稻胚乳細胞生物反應器技術平臺”,大約在1畝水稻中可提取兩公斤人血清白蛋白,不僅能滿足人血清白蛋白的市場需求,而且成本低,安全可靠,能杜絕病原菌污染。現在100克進口人血清白蛋白的價格至少為400元,國產的價格也在300元以上。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等為首的專家組在鑒定后認為,從稻米中生產人血清白蛋白,使傳統的蛋白藥物的工業發酵生產方式變為農業生產方式生產,具有極高的推廣價值和應用前景。他們還認為,這項技術的研究成功為我國蛋白藥物的生產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同時標志著我國植物生物反應器技術研究與利用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

        目前,楊代常課題組正與武漢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并開始進入國際工業試劑市場,可望再經4至5年努力使“稻米生產人血清白蛋白技術”進入醫藥市場。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