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農業部全面啟動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資源與生態環境綜合調查工作
農業部全面啟動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資源與生態環境綜合調查工作
本網訊:11月23日,農業部全面啟動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與環境綜合調查工作。
此次調查工作將采用周期性現場調查和室內后期分析相結合的技術路線,通過2年的野外調查和研究,查清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區域的社會經濟狀況,保護區水域的水質狀況、主要水域河道地形及底質和水文狀況、主要珍稀魚類和特有魚類及主要經濟魚類的資源現狀、其它水生生物資源現狀,最終完成《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生生物及環境現狀》文集和《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生生物及環境圖集》。
據了解,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跨越四川、貴州、云南、重慶三省一市,河流總面積達33174.2公頃,主要保護對象包括白鱘、達氏鱘、胭脂魚、大鯢、水獺等國家一級和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還有66種我國特有魚類。
農業部漁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保護區資源與環境綜合調查工作由農業部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統一組織,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四川、貴州、云南、重慶三省一市保護區管理機構協助組織實施,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有關科研院所具體實施。農業部全面啟動此次調查工作,將有利于查清保護區的社會經濟和自然生態環境狀況,提高保護區建設和管理的科學決策水平;有利于針對性地開展保護區自然生態環境和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及特有物種的保護工作,提高保護工作效果;有利于建立保護區本底狀況數據庫,提供必備條件和充分數據;有利于為今后實施保護區相關物種保護措施、修復保護區特有生態功能、檢驗保護區的管理效果提供科學依據。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