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辯真假農夫山泉 食品安全一本難念的經
辯真假農夫山泉 食品安全一本難念的經
來源: 分析測試百科網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0-02-20 閱讀次
2009年整個12月里,“砒霜門”就好像一枚燃燒彈,引發的戰火從海口市燒到了大江南北。雖然國家工商總局介入調查,加之農夫山泉訴諸法律途徑的辯解,但有無結果和是否抓住元兇對于挽回農夫山泉品牌聲譽,已成為一對毫不相關的平行線。惟有傳說中“砒霜”這種駭人的玩意兒,道出了中國食品那本“難念的經 ”。
陰錯陽差
對于到坡博路19號上班的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長王建祿來說,2009年11月23日這一天,原本只是他進入海南工商系統工作29年中平常的一天,可就在臨近下班時分,一份由他簽發的報告,讓他和農夫山泉成為隨后一個月里的焦點。
這份報告,是海口市工商局10月對超市、商場和農貿市場飲料產品專項抽查后,委托海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所做的鑒定報告。一位工作人員將報告遞給主管市場工作的王建祿時還補充了一句,有5個產品不合格。王建祿匆匆掃過報告,為了防止事態蔓延,便簽發了相關產品的消費警示。
按照慣例,工商局抽檢產品同時,也要通知生產企業前來一起參與復檢,可是由于之前海口市工商局發生過電話通知內地企業,但并沒有企業前來的案例,于是這次就只通知了當地的經銷商。
第二天,海口市工商局要求問題產品暫時下架、封存,等候處理的消費警示下達,同時,這份關于檢測報告的消費警示也作為新聞通稿發出。
檢測報告上寫著:“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有限公司生產的30%混合果蔬、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有限公司生產的水溶C100西柚汁飲料和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生產的蜜桃多汁等3種飲料總砷含量超標。”
基于對“砷”的這種認識,這則有關農夫山泉和“砷”的新聞通稿,很快就上升到“砒霜”的層面,并引爆互聯網。其實,“砒霜”只是砷的一種化合物,與農夫山泉里的“總砷”貌合而神離。“百度百科”上顯示,砷的化合物應用范圍從煉鋼到電子元件制造乃至化工原料都有涉及。“砷”的希臘文翻譯成“男子氣概”,它甚至還是壯陽藥中的一種元素。不過,由于傳統認知上的差異,這場也許本可以更為妥當解決的食品事故,陰錯陽差地變得不可收拾。
陡轉直下
更為詭異的在后面。海口市工商局的消費警示發布后,農夫山泉又將它演變成為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其后情節的復雜程度,甚至被媒體比作陸續推出的歲末大片。
事件曝光3天后,農夫山泉從鋪天蓋地的警示新聞中走上前臺。這一天,農夫山泉不僅向海南省工商局發出《緊急報告》,要求對產品進行復檢,同時發布聲明說,還沒收到任何官方機構的檢測報告,亦無法核實真偽,并認為自己的產品合格。
緊接著的30日,素來低調的農夫山泉董事長鐘在杭州西子國賓館亮相,主持新聞發布會。會上,鐘一邊喝著農夫山泉飲料一邊喊冤。據現場記者報道,鐘說“這是一起蓄意策劃和操縱的惡性事件”。
而與農夫山泉通病相憐的統一(中國)也于11月26日表示,他們收到通知書后,已經將同批次產品交給國家指定的檢測中心檢驗,復檢合格的報告也已到海口市工商局,目前等待回復。但此后再無下文。
一驚一乍間,對于“陰謀”、“詭計”等有著天生敏感的媒體來說,農夫山泉的張揚應對,已經具備了所有后續跟蹤報道的要素,潘多拉魔盒自此被打開。于是乎當 12月1日,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所綜合檢測中心復檢結果顯示農夫山泉的抽檢產品全部合格時,媒體上反倒出現了“抽檢樣品可能被調包”的字眼。
鋪天蓋地的口水戰背后,是真金白銀的重創。截至12月8日的新浪網調查顯示,有56.7%的消費者表示不會再購買農夫山泉產品,這大大超出鐘在新聞發布會上的估算,當時他推測,可能造成的損失只有年銷售額的20%~30%,即10億元以上。
事發半個月后,離海口不遠的廣州市場顯示,在好又多超市,兩款農夫山泉產品銷量下降73%和91%,易初蓮花則分別為65%和88%。
陰錯陽差
對于到坡博路19號上班的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長王建祿來說,2009年11月23日這一天,原本只是他進入海南工商系統工作29年中平常的一天,可就在臨近下班時分,一份由他簽發的報告,讓他和農夫山泉成為隨后一個月里的焦點。
這份報告,是海口市工商局10月對超市、商場和農貿市場飲料產品專項抽查后,委托海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所做的鑒定報告。一位工作人員將報告遞給主管市場工作的王建祿時還補充了一句,有5個產品不合格。王建祿匆匆掃過報告,為了防止事態蔓延,便簽發了相關產品的消費警示。
按照慣例,工商局抽檢產品同時,也要通知生產企業前來一起參與復檢,可是由于之前海口市工商局發生過電話通知內地企業,但并沒有企業前來的案例,于是這次就只通知了當地的經銷商。
第二天,海口市工商局要求問題產品暫時下架、封存,等候處理的消費警示下達,同時,這份關于檢測報告的消費警示也作為新聞通稿發出。
檢測報告上寫著:“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有限公司生產的30%混合果蔬、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有限公司生產的水溶C100西柚汁飲料和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生產的蜜桃多汁等3種飲料總砷含量超標。”
基于對“砷”的這種認識,這則有關農夫山泉和“砷”的新聞通稿,很快就上升到“砒霜”的層面,并引爆互聯網。其實,“砒霜”只是砷的一種化合物,與農夫山泉里的“總砷”貌合而神離。“百度百科”上顯示,砷的化合物應用范圍從煉鋼到電子元件制造乃至化工原料都有涉及。“砷”的希臘文翻譯成“男子氣概”,它甚至還是壯陽藥中的一種元素。不過,由于傳統認知上的差異,這場也許本可以更為妥當解決的食品事故,陰錯陽差地變得不可收拾。
陡轉直下
更為詭異的在后面。海口市工商局的消費警示發布后,農夫山泉又將它演變成為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其后情節的復雜程度,甚至被媒體比作陸續推出的歲末大片。
事件曝光3天后,農夫山泉從鋪天蓋地的警示新聞中走上前臺。這一天,農夫山泉不僅向海南省工商局發出《緊急報告》,要求對產品進行復檢,同時發布聲明說,還沒收到任何官方機構的檢測報告,亦無法核實真偽,并認為自己的產品合格。
緊接著的30日,素來低調的農夫山泉董事長鐘在杭州西子國賓館亮相,主持新聞發布會。會上,鐘一邊喝著農夫山泉飲料一邊喊冤。據現場記者報道,鐘說“這是一起蓄意策劃和操縱的惡性事件”。
而與農夫山泉通病相憐的統一(中國)也于11月26日表示,他們收到通知書后,已經將同批次產品交給國家指定的檢測中心檢驗,復檢合格的報告也已到海口市工商局,目前等待回復。但此后再無下文。
一驚一乍間,對于“陰謀”、“詭計”等有著天生敏感的媒體來說,農夫山泉的張揚應對,已經具備了所有后續跟蹤報道的要素,潘多拉魔盒自此被打開。于是乎當 12月1日,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所綜合檢測中心復檢結果顯示農夫山泉的抽檢產品全部合格時,媒體上反倒出現了“抽檢樣品可能被調包”的字眼。
鋪天蓋地的口水戰背后,是真金白銀的重創。截至12月8日的新浪網調查顯示,有56.7%的消費者表示不會再購買農夫山泉產品,這大大超出鐘在新聞發布會上的估算,當時他推測,可能造成的損失只有年銷售額的20%~30%,即10億元以上。
事發半個月后,離海口不遠的廣州市場顯示,在好又多超市,兩款農夫山泉產品銷量下降73%和91%,易初蓮花則分別為65%和88%。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關注生產:研究發現氣候變暖或影響..
- 下一篇:羅得島薩拉米腸食品將被召回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