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發展中國家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來源: 分析測試百科網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0-03-15  閱讀
      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由于全球糧食危機的影響,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正在快速增長,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上個月,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在北京發布了其最新一期的年報,年報指出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已經從自1996年轉基因首次商業化的6個,增加到2009年的25個,共計1.34億公頃。 

        種植面積前八位國家依次是美國、巴西、阿根廷、印度、加拿大、中國、巴拉圭和南非。全球幾乎一半(46%)轉基因作物種植在發展中國家,那里的1300萬小農戶也因此受益。ISAAA的報告預測,到2015年種植生物作物的農民將達到2000萬。 

        “這個強有力的事實擊破了轉基因作物僅能夠服務大型農戶和發達國家的觀點。”中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說。 

        非洲國家布基納法索的轉基因棉花種植面積從1996年的8,500公頃增加至2009年的115,000公頃,約占其全國棉花種植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ISAAA主席Clive James告訴科學與發展網絡:“考慮到當前全球所面臨的糧食危機,我認為斷然拒絕轉基因技術是不理智的。” 

        “目前最有希望的技術戰略就是聯合傳統作物育種技術(改良種質)和新型轉基因技術(獲得新型形狀)。通過這種聯合技術所產生的新型作物品種可以解決世界糧食、飼料和纖維安全問題。”Clive說。 

        然而非政府組織地球之友則對ISAAA報告中提到的轉基因作物成功表示懷疑。 

        它在同一天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不足全球農業用地的3%,并且有99%的轉基因作物是用作動物食用的飼料和生物燃料,而非食物。 

        “目前還沒有一種商業化的轉基因作物能同時兼備生物種子公司所長期承諾的增產、抗旱、抗鹽、高營養或是其他有利性狀。”報告指出,“99%的生物農業種植的是具有抗除草劑、抗蟲害或是其中一種性狀的四種轉基因作物。” 

        它說,出于對健康、環境和社會經濟影響的擔憂,印度已經暫時禁止其第一個轉基因糧食作物的商業種植。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