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中國科學家成功克隆水稻增產基因
中國科學家成功克隆水稻增產基因
來源: 網絡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0-05-24 閱讀次
中國科學家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遺傳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成功克隆了一個可幫助水稻增產的關鍵基因,該基因能使水稻向稈壯穗大的理想株型發展,在高產育種中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和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稻研究所錢前研究員等組成的科研團隊取得了這一突破性進展。李家洋院士介紹說,研究小組在中國農業部、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數年的協作與攻關,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關鍵多效基因IPA1。
理想株型是當前國內外超級稻研究中的一個核心領域,即通過改變水稻在分蘗、莖稈、穗粒等方面的結構特點,提高水稻產量。研究小組發現,基因IPA1發生突變后,會使水稻分蘗數減少,穗粒數和千粒重(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種子的重量)增加,同時莖稈變得粗壯,增加了抗倒伏能力。實驗顯示,將突變后的基因導入常規水稻品種,可以使其產量增加10%以上。
英國《自然》出版集團在新聞通報中評價說,到2050年全球糧食產量需要翻倍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糧食的需要,對包括本次成果在內的水稻增產基因的確認和利用將成為解決糧食問題的重要途徑。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和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稻研究所錢前研究員等組成的科研團隊取得了這一突破性進展。李家洋院士介紹說,研究小組在中國農業部、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數年的協作與攻關,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關鍵多效基因IPA1。
理想株型是當前國內外超級稻研究中的一個核心領域,即通過改變水稻在分蘗、莖稈、穗粒等方面的結構特點,提高水稻產量。研究小組發現,基因IPA1發生突變后,會使水稻分蘗數減少,穗粒數和千粒重(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種子的重量)增加,同時莖稈變得粗壯,增加了抗倒伏能力。實驗顯示,將突變后的基因導入常規水稻品種,可以使其產量增加10%以上。
英國《自然》出版集團在新聞通報中評價說,到2050年全球糧食產量需要翻倍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糧食的需要,對包括本次成果在內的水稻增產基因的確認和利用將成為解決糧食問題的重要途徑。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