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粗纖維在奶牛日糧中的應用
粗纖維在奶牛日糧中的應用
來源: 本站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0-07-03 閱讀次
粗纖維在奶牛日糧中的應用
粗纖維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但由于其結構的特殊性,并不能為一般的家畜所利用,而奶牛借助其消化道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利用粗纖維類物質。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粗纖維可產生大量的揮發性脂肪酸(VFA) ,而VFA 作為奶牛的主要能源物質,提供其能量需要的70 %~80 %。VFA 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三種,約占總量的95 %,維持乙酸和丙酸的比例恒定有利于產奶量和乳脂率的增加。另外粗纖維對維持奶牛瘤胃內環境穩定、促進唾液分泌、保證奶牛健康有重要作用。本文綜述了國內外相關文獻及研究成果,旨在為合理使用粗纖維,科學配制日糧,保證奶牛安全、健康和高產提供依據。
粗纖維的組成
粗纖維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等。Van Soest提出以中性洗滌纖維(NDF) 、酸性洗滌纖維(ADF) 、酸性洗滌木質素(ADL) 作為測定飼料中纖維性物質的指標(其中NDF2ADF = 半纖維素;ADF2ADL = 纖維素;ADL2灰分= 木質素) 。我國國家標準“GB 6434 —86 飼料粗纖維測定法”以酸堿處理法為基礎。現在多種粗纖維測定法有:濾袋分析法、近紅外漫反射光譜測定粗纖維法、二次萃取快速測定法和尼龍袋法等。
粗纖維對奶牛的營養作用
(1)控制采食量
(2)促進唾液分泌,維持瘤胃正常功能和健康
(3)促進腸道的蠕動和微生態平衡
(4)為奶牛提供養分,保證奶牛健康:粗纖維有利于奶牛乳房的健康發育。
(5)提高抗應激能力:增飼粗纖維,可對奶牛的熱應激起到緩解調節作用,可促進奶牛采食量和飲水量的增加,減緩高溫下食欲的下降。
提高粗纖維利用率的措施
(1)物理處理法
(2)化學處理法:主要包括堿化、氨化。
(3)微生物處理法:包括青貯、真菌處理、微生物添加劑。
(4)纖維素酶的應用:刺激內源酶分泌,加快細胞壁組分的發酵速度,消除抗營養因子的作用,改善消化道菌群結構, 明顯提高草食動物對粗纖維的利用率。
(5)陰陽離子平衡(DCAB) 的應用:可以穩定和提高瘤胃p H ,使瘤胃內液相流通速率加快,纖維分解菌活性增強,從而提高反芻動物對粗飼料的采食量和消化率。
(6)礦物元素的應用:瘤胃微生物對常量和微量礦物元素均有特殊的需求,可作為微生物細胞結構成分或作為酶、輔酶的成分。
(7)蛋白質的應用:日糧添加蛋白質能夠提高飼料纖維物質的消化率。
(8)脂肪的應用:當日糧中以黃油形式添加脂肪3 %時,日糧中DM 和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增加,而NDF 和ADF 的消化率降低。
(9)環境因素和飼養管理策略的影響: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木質素消化率隨著營養限制持續時間而下降,當恢復自由采食時消化率出現上升的趨勢。
粗纖維的測定:
通常粗纖維的測定有實驗法和儀器法。實驗室法的原理是利用酸、堿、醇等試劑以及高溫灼燒將物質中非纖維素的物質去除,然后稱重得到的就是纖維素的含量。而儀器法則是通過粗纖維測定儀、CXC-06纖維測定儀,對物質中纖維的含量進行測定。我們不難發現,用儀器法測定粗纖維含量是更加方便簡單,但是測出的結果可能沒有用實驗室法來得精確。
粗纖維是自然界中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是草食動物生長、繁殖所必需的,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可節省其它飼料資源。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就地轉化增值,是提高大農業總體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由于秸稈粗纖維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其消化率較低,通常可采取物理、化學、生物、補充營養物質等方法,來提高秸稈的適口性和營養消化率,以滿足家畜飼養的營養需要。合理利用粗纖維對解決飼料資源緊張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是促進我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粗纖維在家兔營養中的作用
- 下一篇:芝麻種子木質素組分、粗脂肪、粗蛋..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