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北京市種子管理體制改革進展

      來源: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7-03-23  閱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市場監督的意見》(以下簡稱國辦《意見》)精神,北京市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扎實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

        一、加強領導,全力推進種子企業脫鉤

        按照國辦《意見》精神和全國種子工作會議要求,北京市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長為組長的種子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并要求各區(縣)也成立了種子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抓好落實。目前,北京市種子政企脫鉤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原北京市種子公司已被撤消,另有5家區(縣)種子公司已停止生產經營行為。現有9家區縣種子生產經營機構中,房山區種子公司已劃轉國資管理部門,順義區種子公司并入“順鑫農業”實現了政企脫鉤;尚未脫鉤的種子公司只有7家,有關區(縣)已制定了脫鉤方案,盡快實現政企脫鉤。

        二、完善法規,明確種子管理機構職責

        2006年9月1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11月11日起頒布實施。以法規的形式明確了種子管理機構作為種子管理的主體,依法行使行政許可、行政管理與行政處罰等職責。《辦法》明確規定:“市和區、縣種子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種子管理和監督工作。市種子管理機構對區、縣種子管理機構進行指導和監督”。同時,《辦法》還規定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由市或區、縣種子管理機構按照管理權限核發;種子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由市或區、縣農業、林業種子管理機構實施。

        三、增加投入,加強種子管理體系建設

        北京市種子管理部門積極協調溝通,爭取財政支持。市財政每年預算100萬元,用于市級救災種子儲備工作。2006年,市財政追加種子專項資金520萬元,用于建設新品種試驗示范體系,同時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及新品種引種、試驗示范等工作,并明確了專項資金預算規模按GDP增長率逐年遞增。種子執法裝備和種子質量檢驗室建設已通過市評審中心評審,將以專項方式投資700余萬元,由市與區(縣)財政按照4:6的比例共同承擔,進一步完善種子管理基礎設施。此外,為確保種子管理體系高效運轉,北京市對種子管理機構經費、人員培訓、執證上崗、依法行政和政企分開等已作出了規定。

        四、健全制度,強化種子市場監管

        針對當前首都種業特點,北京市提出了“加強制度建設,創新管理方式,提高市場監管能力”的思路,著力開展四項制度建設,即完善種子質量抽檢公布制度、實行品種退出機制、建立缺陷種子招回制度、建立企業信用評定制度。此外,對農作物品種命名和農民交換自繁自育種子行為也進行了具體規范。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