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大修水利,算的不是經濟賬

      來源: 網絡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1-03-11  閱讀
      “不要在農民的土地上打主意。”3月10日,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圍繞農村改革方向第一個發言。 
        在很多場合,陳錫文都在呼吁增加農民收入,中國真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希望在于解決“三農”問題,單純為了增加城鎮的建設用地指標而到農村去“拆村并居”,違背了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后患無窮。
        “當前,有一種傾向值得高度重視,由于一些地方片面以城市發展為中心考慮問題,因此出現了在統籌城鄉發展名義下侵犯農民合法權益、甚至危及農村基本經濟社會制度穩定的現象。”陳錫文在大會上表示。
        “農業自身穩定發展,是全社會穩定的基礎。”當天上午11時,全國政協委員陳錫文在駐地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動機不純,必然走偏方向”
        陳錫文認為,土地制度是農村的基礎制度,要按照產權明晰、用途管制、節約集約、嚴格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其核心是三個方面:一是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二是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能,三是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
        “但有些地方推進此項改革的目的,卻是為了從農村獲取更多的城鎮建設用地,動機不純,必然走偏方向。”陳錫文在大會發言中指出。
        陳錫文認為,有些地方熱衷于“拆村并居”把農村節約的建設用地用于城鎮建設,造成的嚴重后果一是干擾國家宏觀調控,二是農民收入卻沒有增加。
        在陳錫文看來,包括城鄉統籌綜改試驗區成都在內,全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掛鉤試點,對農民的拆遷補償都偏低,造成對農民利益的損害。
        2010年11月召開的第132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認為,“農村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的總體形勢和方向是正確的,但少數地方在實施過程中擅自擴大試點范圍,違背農民意愿,侵害農民利益,造成了不良影響。”
        陳錫文在大會上強調,在農民轉市民的過程中,尤其要處理好農民的土地權益問題。
        中國應保證糧食自給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以《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為名,下發各地。去年底今年初多地遭受干旱,影響糧食產量的背景,被解讀為中央將一號文件鎖定水利的重要原因。
        “水源短缺的地區生產糧食耗水量巨大,北方大部分地區只能靠汲取地下水,對生態環境有較大影響,加強水利建設,能解決一部分北方農業用水,但從根本上農業產業必須因地制宜。”陳錫文對記者表示。
        陳錫文向記者解讀中央一號文件時表示,興修水利不僅僅是針對種糧地區缺水的問題,現在大家注重的是“18億畝”耕地紅線,但是保護水源的問題更突出。
        “中國人均耕地面積1.38畝,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0%,但是人均水資源2000立方米,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6%-27%,所以水資源更短缺。”陳錫文告訴記者。
        據陳錫文介紹,目前國內水資源短缺有三種情況:資源性短缺,比如荒漠地區缺水,農業用水無從談起;第二種是工程性短缺,比如去年西南五省大旱,因為水利設施不完善,有水用不上。第三種是污染性短缺,比如水源豐沛地區,但因為環境污染,有水不能用。
        “(中央一號)文件不僅僅是針對農業水利設施,也是針對整個國家水資源管理以及分配。我們講‘水利’,就是通過人的努力發揮水的有利的作用,發揮水的有利作用就是趨利避害,引水、節約用水、防治污染、有效利用,都在水利文件上體現了。”陳錫文說。
        如果算經濟賬,按照目前的糧食價格,進口糧食比興修水利更劃算,但陳錫文認為這條路行不通。
        “全世界出口的糧食一共兩億多噸,我國一年要消耗糧食5億多噸。如果把這兩億噸全部買回來,資金不是問題,但是只夠我們吃半年不到。而且世界上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種糧面積小,不得不通過國際市場購糧。如果中國買多了,全球糧價上漲,別的國家買糧食也要出高價,中國將面臨國際壓力。”陳錫文說。
        “我們必須把自己的路子選對,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糧食如果基本能自給,對全球糧食安全作出的貢獻就大了。”陳錫文告訴記者。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