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yè)儀器網 > 行業(yè)動態(tài) >今年農資綜合直補資金達276億
今年農資綜合直補資金達276億
“繼續(xù)加大農資綜合直補的力度”
———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就今年對種糧農民農資綜合直補政策答記者問
全國平均補貼標準明顯提高
問: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繼續(xù)加大對種糧農民農資綜合直補力度。財政部是如何貫徹落實這一要求的?
答:為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2004年以來國家對種糧農民實施了糧食直補,2006年又在糧食直補基礎上實施了對種糧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政策。經國務院批準,今年將繼續(xù)加大農資綜合直補的力度,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同時,今年糧食直補資金也比去年預計要增加約9億元,增長到151億元以上,實現了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的各地糧食直補資金要達到當地糧食風險基金規(guī)模50%以上的目標。這樣,今年對種糧農民的兩項直接補貼總額達到427億元,較上年增加165億元,增長63%。補貼逐年增加后,全國平均補貼標準明顯提高,農民將更為滿意,對促進農民增收和糧食增產的效果將更為明顯。鼓勵多產糧、多調糧、產好糧
問:今年農資綜合直補政策與以往有什么不同?
答:國家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政策深受億萬農民歡迎,但目前也有個別反映,認為近年來的糧食直接補貼資金主要按種糧面積等多種因素測算分配的,與糧食產量、商品量、生產糧食品質好壞掛鉤不很直接,促進糧食增產及優(yōu)質生產的目標不很明顯?紤]到這些問題,我們決定,從今年開始,適當調整完善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的政策目標和導向,在充分考慮全年預計農資價格變動可能對種糧農民發(fā)生的增支影響的同時,政策重點鼓勵多產糧、多調糧、產好糧。新增資金分配,直接與糧食產量、商品量和優(yōu)質稻生產掛鉤,產糧越多、糧食商品量越大、優(yōu)質稻生產多,得到的補貼就越多,以充分調動各地政府和農民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新增資金分配堅持三原則
問:在今年新增農資綜合直補資金分配上,財政部是如何考慮的?
答:今年農資綜合直補資金增量的確很大,對這部分新增補貼資金分配,我們非常慎重,反復權衡和比較。今年新增農資綜合直補資金分配主要堅持和體現以下三個基本原則:———繼續(xù)堅持向糧食主產區(qū)傾斜的同時,進一步向糧食增產快、商品量大、優(yōu)質稻谷產量多的地區(qū)傾斜。補貼資金分配直接與糧食產量、商品量和優(yōu)質稻產量大小等因素掛鉤,產糧越多、糧食商品量越大、優(yōu)質稻生產越多,得到的補貼就越多!^續(xù)堅持公平補貼的原則,適當縮小補貼水平的地區(qū)間差距。目前全國個別地區(qū)之間補貼標準差距較大,我們對歷史上畝均補貼標準和補貼強度系數過低的地區(qū),在新增補貼資金分配上適當傾斜,對補貼水平仍低于平均水平較多的個別地區(qū),適當提高其補貼標準,縮小各地補貼水平差距。通過今后幾年的逐步調整,將最終實現糧食主產區(qū)或非主產區(qū)內的各地補貼強度一致。———充分考慮今年化肥、柴油等農資預計全年的價格變動可能對農民種糧增支的影響,并適當留有余地。年內,即使柴油、化肥等農資相關政策發(fā)生調整,新增補貼資金也應該能彌補農資價格變動增加的支出,期間補貼原則上不再隨農資價格變動而變動。
確保資金真正落實到2億多農戶
問:我國有2億多農戶,如何確保補貼不被截留、挪用,完全落實到千家萬戶的農民頭上?
答:今年3月,財政部已將糧食直補資金提前全部撥付到各省份,目前各地正陸續(xù)向農民兌付補貼資金,今年的農資綜合直補資金也已隨文下撥到地方,預計6月底前將兌付到每個農戶。要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在測算、兌付每戶農民的補貼前,要求對每戶農民的補貼面積、標準和金額等都在村內張榜公布、三榜定案,讓農民互相監(jiān)督;要有一套好的制度和機制,諸如實行補貼資金的專戶管理、補貼資金的財務公開制度、村級公示制度等,有效地確保了近年來兩項直接補貼資金的落實。除繼續(xù)完善現有的各項糧食財政財務管理制度外,目前財政部正在抓緊建設中國農民補貼網,全面推廣補貼資金的“一卡通”管理,以進一步規(guī)范和加強補貼資金的管理。目前,中國農民補貼網已涵蓋全國2.52億農戶的基礎信息、耕地信息、種糧信息、補貼信息等四大類信息,約516億個數據,具體項目細化到農戶家庭人口、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土地承包面積、糧食種植品種和數量、糧食庫存、糧食補貼等,初步形成了大型農戶信息管理數據庫。補貼網建成后,今后補貼資金可以通過中國農民補貼網,以“一卡通”的方式,直接兌付給種糧農民,為廣大農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更有效地防止資金被截留、挪用等現象的發(fā)生。
作者:安蓓
- 【中國農業(yè)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