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誰來養活中國? 記中國農業發展史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8-13  閱讀

        中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口占世界總數的五分之一,但是耕地面積不足世界的10%,水資源僅相當于世界比重的6.5%,因此如何養活世界最多的人口,確保糧食安全就成為中國發展的頭號問題。

        早在1949年,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就認為中國的人口是不堪負擔的壓力,他預言中國政府解決不了吃飯問題。我稱之為“艾奇遜預言”.到1980年,與1952年相比,全國糧食增長近一倍,人口由五億多增長近十億,如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所言:“我們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證了人民吃飯穿衣的需要。”

        1994年9月,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發表了《誰來養活中國》的文章,預測2030年中國的糧食總產量將下降至2.74億噸,國內糧食生產只能滿足總需求(6.45億噸)的42.5%,其余的57.5%要靠進口糧食來滿足。我稱之為“布朗預言”.同年10月,我在新加坡英文報《海峽時報》發表文章稱布朗的大膽預言既不專業、也不科學,他所預言的2.74億噸糧食僅相當于中國1973年的糧食產量,我的結論是中國完全有能力在21世紀養活自己,也包括進口和出口糧食和其他農產品。這場大辯論之際,實際上1996年,中國糧食總產量突破5億噸,達到5.045億噸。2007年再次突破5億噸,到2012年達到5.9億噸,超過了國家“十二五規劃”所規定的2015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5.4億噸以上”的目標,中國已經具備了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其中,黑龍江農墾(以下指北大荒)對此作出了重大貢獻。1995年,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00億斤,到2012年,突破400億斤(為421億斤),位居全國前三甲,位居世界前三十位,高于日本(231.7億斤)和韓國(129億斤)之和,其中,向國家提供的商品糧高達400億斤,占全國省際間可調出余糧的20%.北大荒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的“北大倉”.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在基本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情況下,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所謂食品安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是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這成為今后一個時期相當突出的發展難題。這是因為十幾億人民的飲食需求從過去長期以來“吃得飽”,到不久前“吃得好”,再到現在“吃得放心”.這就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從現代農業轉向綠色農業,從數量增長型轉向質量提高型,從糧食安全到食品安全。“綠色、安全、健康”就成為農產品和食品的關鍵詞和新標準。為此,國家頒布了《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了2015年的目標:“‘三品一標’(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下同)產品產地認定面積占食用農產品產地總面積的比例從30%提高到60%.”《規劃》中還提出乳品、肉類蔬菜、酒類產品、保健食品等電子追溯系統建設等目標。

        在過去的60多年,北大荒作為世界性農業現代化的后來者,也是落伍者,還是追趕者,又成為與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的并駕齊驅者,現在又成為世界性農業現代化的領先者。在土地生產率、勞動生產率、農業機械化程度、種植標準化程度、科技貢獻率、種植規模等方面,都超過以家庭農場為特征的美國現代農業,打造了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大農業現代化。不僅規模、產量上做到了“大”,北大荒還創新了“農場套家庭農場,管理局套農場,集團套管理局”的新型農業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建立了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我稱之為北大荒1.0版本的農業現代化。

        北大荒正在超越自己,正在不斷創新2.0版本的綠色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國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安全基地。所謂綠色農業現代化是指綠色農業生產要素替代傳統自然要素的過程,最終實現農業增長與自然要素消耗的脫鉤。這里綠色農業生產要素就是指現代農業物質要素、綠色農業科技要素、現代農業人力資本投入,并實現要素組合綠色化的過程,從而大幅度提高自然要素產出率,與自然要素總量消耗脫鉤,如水資源消耗下降,自然資本不斷增加并積累。

        北大荒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農業基地。到2011年,已經完成3487.5萬畝的無公害農作物認定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82%;2634萬畝的綠色有機食品農作物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63%.在綠色指標水平上遠遠高于《規劃》所設定的目標,實現時間上大大提前于《規劃》所提出的目標時間,是國內食品安全實踐的領先者,標準的樹立者。

        北大荒在全國率先制定了2.0版本農業綠色現代化規劃,旨在建設國家食品安全基地。以信息化、集約化促進綠色農業發展,以“安全、綠色、生態”為關鍵詞,以構建綠色食品原料基地、綠色食品生產體系、綠色物流營銷體系為主線,以綠色農業標準建設、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和產地品牌建設等一系列機制建設為依托,在系統觀的指導下,得益于其獨特的組織優勢和管理模式,形成農、林、水、畜、機的一體化,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循環農業相配合,實現整個農業產業體系的整合與“綠化”,并對黑龍江墾區及其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生態三大系統帶來極為顯著的“正外部性”,不僅為墾區以及黑龍江地區,更是為整個國家都創造了可觀的綠色增長、綠色福利和綠色財富。

        為此,北大荒在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建設安全食品生產基地的發展目標。這包括:1.安全食品產量指標,糧食總產量及生產安全食品總量;2.經濟發展指標,北大荒集團進入世界企業500強并不斷提升,初步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現代農業企業集團;3.種養基地預期發展目標,全部耕地達到綠色種植標準,有機食品認定種植基地面積等;4.加工體系預期發展目標,穩步推廣綠色加工體系建設,全面實現大米、面粉、豆油、牛奶、肉類等主要農畜產品綠色加工;5.物流營銷體系預期發展目標;在全國范圍內建成物流中心,建設營銷、直銷體系;6.產品質量追溯體系預期發展目標,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完全覆蓋墾區內所有農場及龍頭企業;7.信息化平臺預期發展目標,完全覆蓋所有種養基地、龍頭企業及物流中心。

        在向2.0版本的農業現代化體系轉變的食品安全革命中,完整產業鏈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是這場革命的重中之重。“北大荒”有機會在這場食品安全革命中成為先行者,建立“北大荒”的食品安全標準,進而使“北大荒”標準成為中國標準、世界標準,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主動權。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