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高校食堂暗藏利益鏈 采購只考慮成本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8-31  閱讀

        “說穿了就是為收費搞形式主義,參加人員一年比一年少,沒有什么實質意義,明年我們也不來了!比涨埃谒膶萌珖稗r校對接”洽談會在湖南長沙舉行,天津某農業合作社理事長說出了連續參加四屆“農校對接”會的真實感受。

        作為一項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舉措,“農校對接”是指高校食堂從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直接采購農副產品,自2009年開展試點工作以來,這項舉措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推進。

        較之高校“米袋子”工程建設,即米、面、油等大宗商品采購平臺的成功運營,國家有關部門著力推進的“農校對接”“菜籃子”工程卻在高校食堂遭到冷遇,甚至出現官方高調推進,高校食堂并不買賬,農業專業合作社怨聲載道的現象。其中原因何在?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洽談會上一些農業專業合作社被臨時“拉郎配”

        成都市青牛現代農業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構建獼猴桃完整產業鏈的企業。至于為什么會出現在第四屆全國“農校對接”洽談會上,該公司客戶經理王梟說:“我們根本不知道什么‘農校對接’,只是供銷社臨時通知來參加展會。”

        另一家以野鴨生態養殖為主的企業也被拉到了“農校對接”會場,該公司董事長王文華表示,他們企業的產品供不應求,壓根兒沒有考慮與高校食堂進行對接,也沒有這樣的投資計劃。

        在洽談會上,南方某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被組織方安排與浙江一所大學簽訂了“農校對接”協議。但該合作社老板告訴本報記者說:“協議里既沒有采購數量、價格,也沒有供應配送條款,完全是一紙空文。”

        在洽談會現場,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福建省武夷山市供銷合作聯社、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南溪鄉東升梅花鹿專業合作社、桂陽縣輝山翠竹雞專業合作社、汝城縣福壽生姜農民專業合作社、桂陽縣大蓮牲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永興縣惠農專業合作社等10多個展位空空如也。

        “對這種有名無實的洽談會,一些農業專業合作社是迫于某種壓力來到‘農校對接’現場的,干脆演起‘空城計’。”山東省一家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向中國青年報記者透露。

        天津這家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直截了當地表示:“高校食堂根本不敢公布在哪個市場、攤位采購蔬菜。這種‘農校對接’一看就是假的,名存實亡,根本對接不了供需雙方!

        “‘農校對接’上熱下冷,高校食堂并沒有怎么動!睋䦶V西一所高校分管后勤的領導介紹,全區有近60所高校,只有六分之一高校派出分管后勤的人員來長沙參加第四屆全國“農校對接”洽談會。

        對于高校代表出席開幕式后就紛紛離去,農業專業合作社展位前門可羅雀的現象,一所高校分管領導說:“大家沒有具體的對接任務,只是來洽談會現場逛逛!

        高校食堂利益鏈不破除,學生吃不到真正好的東西

        據廣東省肇慶學院有關負責人透露,他所在學院有兩萬多名在校生,既有學院自己經營的食堂,又有對外承包經營的食堂。同一個學院食堂的采購模式、渠道都不一樣,因此很難統一進行“農校對接”。

        成本也是一個現實問題。“盡管國家有關部門在推動全國層面的高校食堂‘菜籃子’工程建設,但是因時空距離與運輸成本等問題,廣東高校食堂不可能從山東、陜西、湖南等省農業專業社采購蔬菜,仍然在廣東省內找供貨商!闭貞c學院有關負責人說。

        天津某農業合作社理事長向本報記者透露,參加“農校對接”洽談會的都是高校分管后勤工作的負責人。他們往往談得很好,但實際上都不負責食堂采購,尤其是不負責對外承包經營的高校食堂。實際操作中,負責采購的往往是承包者的小姨子或表姐夫等親戚,哪里的蔬菜便宜他們就上哪里采購。這種經營模式的食堂約占全國高校食堂的70%。

        此外,為了應付國家有關部門推進的“農校對接”工作,部分高校食堂與農業專業合作社簽訂協議,做一筆買賣敷衍了事,令農業專業合作社對“農校對接”滿懷希望而來,兩手空空而歸。

        經本報記者調查發現,農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的蔬菜一般主打“綠色、有機、無公害”,再加上人工管理成本與正式發票稅率等,同樣品名、重量的蔬菜比市場上的普通菜價格高出10%。而高校食堂采購往往只注重價格不關注質量,一味追求價格越低越好,令農業專業合作社與高校食堂難以對接上。

        山東省聊城市孚德食品有限公司大區經理李文宏介紹,高校食堂對“菜籃子”缺乏認識,采購農副產品首先考慮的是成本,貪圖便宜。

        無獨有偶,北方一家年銷售收入1.5億元的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的分析更加證實了這種市場趨勢。據他介紹,他們的定位是優質優價,重點向大機關、團體單位食堂的“菜籃子”供貨。稍微有規模與實力的農業專業合作社不屑于與高校食堂對接。

        “適合高校食堂的低端米比較少!痹凇稗r校對接”洽談會現場,湖南省天龍米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彭湘華說,公司年產銷10萬噸大米,主要以每公斤5元以上的中高端大米的生產、加工與銷售為主。低端大米的利潤每公斤只有幾分錢,還抵不上每公斤大米1毛多錢的物流成本。

        “快馬趕不上青菜行,蔬菜市場一天一個價格。高校食堂的傳統經營模式與利益鏈很牢固,誰有關系就采購誰的,誰給回扣就買誰的!鞭r業專業合作社透露,“‘農校對接’規范化,我們就有市場化;不規范,我們正規企業不同他們玩,不趟這渾水。所以,學生在高校食堂吃不到真正好的食品與蔬菜,往往是一些施用催化劑、膨脹劑的農副產品。”

        地產地銷模式能否給高校廣大學生帶來實惠

        在“農校對接”洽談會現場,北京某機構極力打造推介類似“淘寶”的電子交易平臺,以一統高校食堂“菜籃子”市場。該組織機構宣稱,“通過網上實現訂單,銀行代學校及時付款,并為企業融資,可以降低采購成本20%以上。如果全國高校食堂實現網上采購,每年可降低采購成本200億元以上!

        不過,參加洽談會的農業企業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對此不以為然,“現在市場經濟時代,市場主體多元化、市場分工專業化,有關機構欲借助政府‘有形之手’壟斷高校食堂‘菜籃子’的模式既不可取,更不現實!

        來自廣西大學的代表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高校食堂“米袋子”中的米、面、油等大宗商品通過采購平臺可以實現跨區域的聯合采購,但是“菜籃子”由于季節性強、品種多、批量小,在省域內開展聯合采購都很困難,主要還是以屬地供給為主。

        據介紹,國際上學校飲食供給制度較為完善的國家當屬日本。從1889年開始至今,日本在學校飲食推廣中使用當地生產的農產品及加工食品,促進了地域農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在推進“地產地銷”振興農業計劃中,日本各地都采取行政支持措施促進學校飲食供應中使用當地農產品。

        國內“農校對接”可進一步促進農業訂單式生產和農民增收,建立可追溯源頭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促進相關產業發展,本是一件好事。但如何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兼顧農業企業及專業合作社的合理利潤,從目前看來,還需要相關部門多動動腦筋。為此,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并建設區域性“農校對接”平臺,以務實的態度做好高校“菜籃子”工作,讓高校廣大學生受益。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