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方法與材料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4-02-10  閱讀

        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方法與材料

        隨著人類活動進程的加快,農田中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現在也變得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嚴重。這種對土壤污染的后果就是造成土壤養分肥力缺失,用土壤養分速測儀對被污染的農田進行測量可以發展,因此如何做好土壤修復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重要話題。

        對土壤修復的有機物料多為農業廢棄物,對其加以利用可避免其對環境的污染,還可減少化肥的使用,從而降低農業成本。施加有機物料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養分,從而促進農作物生長,發展可持續性的生態農業。

        同時,使用有機物料可減少農作物對重金屬的吸收積累,緩解重金屬通過食物鏈對人體健康的威脅。因此,研究使用有機物料來加強對重金屬污染農田的利用,提高農作物的安全性和產量,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方面,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超過一定范圍時,會影響植物生長。陶明煊等研究發現,在 5 mg L- 1的 CdCl2培養液中,荇菜的光合、呼吸等作用短暫升高后,即呈明顯的回落狀態,且隨處理時間的延長,受害損傷越趨明顯。研究還表明,培養液中 Cd 濃度越大,植物毒害損傷的現象出現得越早。另一方面,重金屬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當體內蓄積濃度達到一定閾值時,就會對人體產生毒害,如發生在日本的因食用鎘米而引起的“痛痛病”事件。

        目前,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工程治理法、生物治理法和化學治理法等。物理法包括客土法、換土法、翻土法等,治理費用高,實施復雜,僅適用于小面積、重污染的地方;生物治理是指利用生物的某些習性來適應、抑制和改良重金屬污染。

        雖然費用低,實施方便,但效率不高,并且常具有專一性;化學治理法是利用化學物質來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遷移性和生物可利用率,從而達到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復。它包括淋洗法、施用改良劑法等。化學淋洗法成本低、處理量大,但會導致土壤結構破壞,土壤養分流失及地下水污染。改良劑法指通過添加某些改良劑(如有機物料、堿性物質、磷酸鹽、粘土礦物等)進行離子交換、吸附、沉淀等鈍化作用,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降低重金屬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及生物有效性。改良劑法因其取材方便,適用范圍廣等優點,具有較好的實際應用前景。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