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土壤水分溫度速測儀分析秸稈覆蓋土壤的保墑情況
土壤水分溫度速測儀分析秸稈覆蓋土壤的保墑情況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4-06-04 閱讀次
在我國西北地區冬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而土壤水分對冬小麥的生長發育及產量都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降水時間及空間分布不均,只能通過提高耕地自身的保墑能力,才能提高作物水分的利用效率。試驗以保持土壤水分為出發點,針對傳統的耕作方式所存在的問題,從改變秸稈覆蓋方式與耕作制度結合上探索出一種提高耕地土壤保水能力和減少水土流失的方法與途徑。土壤的水分溫度的測定數據可以采用土壤水分溫度速測儀測定。
在陜西楊凌保墑灌溉示范田五泉鎮絳南村冬小麥田地進行,前茬作物為夏玉米。楊凌屬于大陸性暖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660多毫升,一半以上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冬小麥生育期內降雨量僅占全年降雨量的30%~40%。年蒸發量993.2毫升,超過降水量50%。土壤類型為中壤土。試驗中的測定采用烘干稱重法(土鉆法)。土壤水分測定深度100cm,每層10cm,共分為10層。為了保證數據的可靠性,設2個重復,每層土壤水分值取兩次的平均值。可以采用土壤水分溫度速測儀進行快速有效的測定。
通過土壤水分溫度速測儀對秸稈覆蓋與耕作模式的結合的土壤水分溫度的測定,與傳統耕作相比較幾種模式均提高了土壤自身的含水量與保墑能力。在冬小麥-夏玉米連作地區可以利用覆蓋與耕作措施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土壤保墑能力,其中深翻覆蓋與免耕留茬保墑作用顯著;同時可以緩解秸稈無法處理污染環境的問題。在本試驗中,免耕留茬對土壤保墑的作用突出,在有畜牧業需要秸稈作為飼料的地區推薦采用此種覆蓋耕作模式,即能保蓄土壤中的水分,降低前茬作物收獲后與后續作物播種前時段的水分損失,又可以減少勞力的投入。
在陜西楊凌保墑灌溉示范田五泉鎮絳南村冬小麥田地進行,前茬作物為夏玉米。楊凌屬于大陸性暖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660多毫升,一半以上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冬小麥生育期內降雨量僅占全年降雨量的30%~40%。年蒸發量993.2毫升,超過降水量50%。土壤類型為中壤土。試驗中的測定采用烘干稱重法(土鉆法)。土壤水分測定深度100cm,每層10cm,共分為10層。為了保證數據的可靠性,設2個重復,每層土壤水分值取兩次的平均值。可以采用土壤水分溫度速測儀進行快速有效的測定。
通過土壤水分溫度速測儀對秸稈覆蓋與耕作模式的結合的土壤水分溫度的測定,與傳統耕作相比較幾種模式均提高了土壤自身的含水量與保墑能力。在冬小麥-夏玉米連作地區可以利用覆蓋與耕作措施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土壤保墑能力,其中深翻覆蓋與免耕留茬保墑作用顯著;同時可以緩解秸稈無法處理污染環境的問題。在本試驗中,免耕留茬對土壤保墑的作用突出,在有畜牧業需要秸稈作為飼料的地區推薦采用此種覆蓋耕作模式,即能保蓄土壤中的水分,降低前茬作物收獲后與后續作物播種前時段的水分損失,又可以減少勞力的投入。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