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溫濕光二氧化碳記錄儀分析溫濕光對蔬菜病害的影響
溫濕光二氧化碳記錄儀分析溫濕光對蔬菜病害的影響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4-06-18 閱讀次
反季蔬菜的種植一般都是依靠溫室大棚進行栽培的,就東臺市而言,其反季節的青椒種植面積達到了25萬畝。在長期的種植育苗過程中也發現,如果在育苗過程中對溫度、濕度的調節不到位就會導致苗期病害的大面積發生。所以,對溫濕度對青椒病害發生規律進行研究對農業的生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智能化控制是一種高新農業技術,具有節能、省工、環境友好等優點,可減輕苗期病害,提高育苗的商品化率,以期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試驗在東臺市三倉鎮蘭址農業示范園日光溫室內進行。育苗采取穴盤輕基質方式,溫度、濕度由溫濕光二氧化碳記錄儀進行檢測,再由計算機智能控制,誤差分別不超過士0.5℃和士RHS%。本試驗共設13個處理,其中12個處理分別是不同溫度、濕度設置(低溫、中溫、調溫三個區段的不同濕度),1個是常規育苗對照(CIA)。溫度調節是采用鍋爐熱水管道循環加溫,濕度調節是采用風機通風和噴霧,處理間距3.5m,由二層薄膜完全隔開,所有的試驗都在日光溫室大棚內進行,所有處理的溫度均在18℃以上,能滿足育苗所需的正常溫度要求。
利用溫濕光二氧化碳記錄儀對試驗空間內的參數進行測定,調溫的幅度范圍為180035.50C(低溫18.50C}230C,中溫24.50C}290C、高溫30.50C}350C),調濕的幅度范圍為相對濕度60%}90%。溫度的調節梯度分別18.50C,200C,21.50C,230C,24.50C,260C,27.50C,290C、30.50C,320C,33.50C,350C,濕度的調節的梯度分別為60%RH,70%RH,80%RH,90%RH,12個處理的溫度、濕度組合設置為(18.50C,60%RH),(200C,70%RH)、(21.50C,80%RH)、(230C,90%RH)、(24.50C,60%RH)、(260C,70%RH)、(27.50C,80%RH)、(290C,90%RH)、(30.50C,60%RH)、(320C,70%RH),(33.50C,80%RH),(350C,90%RH),分別以處理代號T1,T2,T3,T4,TS,T6,T7,T8,T9,T10,T11,T12表示;對照代號為CIA,按照常規工廠化育苗方式進行。試驗地為南北走向日光溫室,每處理考察而積10mZ,在一個標準育種床(50mx2m)中部相同位置選取,穴盤規格為:25cmx50〔二、200穴/盤,每個處理考察80張穴盤、1.6萬穴苗;播種:采用臺灣科洋PN-20-2針式播種機;處理間均用薄膜密封,處理間間隔3.5m。
通過溫濕光二氧化碳記錄儀的記錄數據,根據各處理間椒苗碎倒病的考察數據統計分析,T4處理發病最嚴重,達15.38%,T9處理發病最輕,為0.69%,CI}發病率為6.71%,平均發病率為4.37%。不同的溫度、濕度對碎倒病發病率都有影響,低溫、高濕易誘發碎倒病,高溫、低濕能遏制發病。根據各處理間病毒病的考察數據統計分析,T10處理發病最嚴重,達6.95%,T3處理發病最輕,為0.46%,CI}發病率為3.82%,平均發病率為2.27%。不同的溫度、濕度對病毒病發病率有影響,高溫、低濕適宜病毒發展,低溫、高濕對病毒病病菌有抑制作用。
試驗在東臺市三倉鎮蘭址農業示范園日光溫室內進行。育苗采取穴盤輕基質方式,溫度、濕度由溫濕光二氧化碳記錄儀進行檢測,再由計算機智能控制,誤差分別不超過士0.5℃和士RHS%。本試驗共設13個處理,其中12個處理分別是不同溫度、濕度設置(低溫、中溫、調溫三個區段的不同濕度),1個是常規育苗對照(CIA)。溫度調節是采用鍋爐熱水管道循環加溫,濕度調節是采用風機通風和噴霧,處理間距3.5m,由二層薄膜完全隔開,所有的試驗都在日光溫室大棚內進行,所有處理的溫度均在18℃以上,能滿足育苗所需的正常溫度要求。
利用溫濕光二氧化碳記錄儀對試驗空間內的參數進行測定,調溫的幅度范圍為180035.50C(低溫18.50C}230C,中溫24.50C}290C、高溫30.50C}350C),調濕的幅度范圍為相對濕度60%}90%。溫度的調節梯度分別18.50C,200C,21.50C,230C,24.50C,260C,27.50C,290C、30.50C,320C,33.50C,350C,濕度的調節的梯度分別為60%RH,70%RH,80%RH,90%RH,12個處理的溫度、濕度組合設置為(18.50C,60%RH),(200C,70%RH)、(21.50C,80%RH)、(230C,90%RH)、(24.50C,60%RH)、(260C,70%RH)、(27.50C,80%RH)、(290C,90%RH)、(30.50C,60%RH)、(320C,70%RH),(33.50C,80%RH),(350C,90%RH),分別以處理代號T1,T2,T3,T4,TS,T6,T7,T8,T9,T10,T11,T12表示;對照代號為CIA,按照常規工廠化育苗方式進行。試驗地為南北走向日光溫室,每處理考察而積10mZ,在一個標準育種床(50mx2m)中部相同位置選取,穴盤規格為:25cmx50〔二、200穴/盤,每個處理考察80張穴盤、1.6萬穴苗;播種:采用臺灣科洋PN-20-2針式播種機;處理間均用薄膜密封,處理間間隔3.5m。
通過溫濕光二氧化碳記錄儀的記錄數據,根據各處理間椒苗碎倒病的考察數據統計分析,T4處理發病最嚴重,達15.38%,T9處理發病最輕,為0.69%,CI}發病率為6.71%,平均發病率為4.37%。不同的溫度、濕度對碎倒病發病率都有影響,低溫、高濕易誘發碎倒病,高溫、低濕能遏制發病。根據各處理間病毒病的考察數據統計分析,T10處理發病最嚴重,達6.95%,T3處理發病最輕,為0.46%,CI}發病率為3.82%,平均發病率為2.27%。不同的溫度、濕度對病毒病發病率有影響,高溫、低濕適宜病毒發展,低溫、高濕對病毒病病菌有抑制作用。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