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葉面積測量儀對花生不同播種期的測定
葉面積測量儀對花生不同播種期的測定
綠葉是花生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的也是主要的載體,葉片面積的大小是生物量和產量高低的重要參考指標和影響因素。對于不同密度、施肥量或者是播種時期的變化都會引起花生產量的變化。為了提高產量在種植的過程中應該注重這些方面的控制和把握,應用葉面積測量儀及時測定葉片面積的大小,做好以上工作使得花生綠葉進行適合的光合作用。
葉面積指數隨生育進程呈拋物線變化,在苗期發展緩慢,進入開花下針期以后,葉面積發展加快,到結莢期達到高峰,以后緩慢下降。不同施肥水平間葉面積指數差異明顯,處理植株生長緩慢,發育遲緩,因而葉面積指數較小;處理由于施肥量較大,雖然田間葉面積指數較大,但由于葉片相互郁閉,不通風、不透光,因而出現功能葉片過早衰落而影響產量。
密度過大或過小對合理葉面積指數動態發展不利。密度為16.5萬株/hm2時,葉面積指數最高為4.25,未能充分利用光能,群體產量低;當密度為19.5萬株/hm2時,葉面積測量儀測定計算最高葉面積指數為5.96,且能保持較長時間,能充分利用光能,通風透光良好,因而產量最高。密度為21.0萬株/hm2時,結莢期的葉面積指數達7.39,然后到飽果成熟期迅速下降,這是由于密度過大,遮蔭嚴重,導致下部葉片過早衰落的結果。
對不同的播種期,葉面積測量儀每個時期的測量值具有一定的差距,同時隨著播期的時間的推遲,葉面積指數自然也會跟著降低,但是成熟時隨播期的推遲反而會越來越大,這主要是因為成熟時期花生的葉片已經基本上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因此葉面積會逐漸的減少。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土壤墑情監測系統監測軟件的分析模..
- 下一篇:葉面積儀以及多種其他方面比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