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土壤水分測試儀分析冬小麥對降水敏感程度
土壤水分測試儀分析冬小麥對降水敏感程度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4-12-29 閱讀次
土壤水分狀況是作物根系生長的關鍵因素,對作物生長和產量有決定性影響。冬小麥是中國西北的重要糧食作物。由于降水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在作物生長時期保持耕地的防潮性,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農業減少灌溉定額可以發揮重大作用,因此通過土壤水分測試儀研究冬小麥的種植地水分分布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大田中選取5塊5m×50m田地,作物供于土壤水分測試儀試驗共設計了5種秸稈保墑覆蓋與耕作結合的模式分別為免耕留茬,留玉米茬10~15cm,直接播種;深翻覆蓋,翻耕深度為35cm,翻耕后覆蓋粉碎的玉米秸稈;傳統覆蓋,翻耕深度為25cm,翻耕后表層覆蓋粉碎的玉米秸稈;淺旋覆蓋,覆蓋粉碎的玉米秸稈之后翻耕,玉米秸稈長度為5~10cm,覆蓋量為前茬作物秸稈產量。
土壤水分測試儀兩次測定的土壤水分峰值處,即降水量峰值時,5種處理在該處土壤水分值大小排序均為免耕留茬>深翻覆蓋>傳統覆蓋>淺旋覆蓋>傳統翻耕。覆蓋耕作模式比傳統耕作模式在作物根系分布密度較大的范圍0~50cm深度處對降水敏感程度高,可以把水分保蓄在作物較易利用的深度。
土壤水分測試儀表明在0~50cm深度處5種覆蓋耕作模式土壤水分總體上呈下降態勢,傳統耕作無覆蓋田塊土壤水分下降最快,淺旋覆蓋次之,傳統覆蓋比深翻下降快,免耕留茬土壤水分下降最慢。5種覆蓋耕作模式0~50cm土壤水分峰谷值與研究區降雨的峰谷值基本對應。
在大田中選取5塊5m×50m田地,作物供于土壤水分測試儀試驗共設計了5種秸稈保墑覆蓋與耕作結合的模式分別為免耕留茬,留玉米茬10~15cm,直接播種;深翻覆蓋,翻耕深度為35cm,翻耕后覆蓋粉碎的玉米秸稈;傳統覆蓋,翻耕深度為25cm,翻耕后表層覆蓋粉碎的玉米秸稈;淺旋覆蓋,覆蓋粉碎的玉米秸稈之后翻耕,玉米秸稈長度為5~10cm,覆蓋量為前茬作物秸稈產量。
土壤水分測試儀兩次測定的土壤水分峰值處,即降水量峰值時,5種處理在該處土壤水分值大小排序均為免耕留茬>深翻覆蓋>傳統覆蓋>淺旋覆蓋>傳統翻耕。覆蓋耕作模式比傳統耕作模式在作物根系分布密度較大的范圍0~50cm深度處對降水敏感程度高,可以把水分保蓄在作物較易利用的深度。
土壤水分測試儀表明在0~50cm深度處5種覆蓋耕作模式土壤水分總體上呈下降態勢,傳統耕作無覆蓋田塊土壤水分下降最快,淺旋覆蓋次之,傳統覆蓋比深翻下降快,免耕留茬土壤水分下降最慢。5種覆蓋耕作模式0~50cm土壤水分峰谷值與研究區降雨的峰谷值基本對應。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