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孢子捕捉器在測報小麥白粉病的應用

      來源: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5-10-20  閱讀
        植物病害的傳播一般是通過病菌的孢子進行傳播的,為此對孢子進行捕捉分析對于病害的發生情況預計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孢子捕捉器就是被應用來捕捉孢子的,為研究提供準確的樣本。但迄今為止,能應用于生產實踐的模型還寥寥可數。要把模型應用于生產,需要在更廣泛的方面進行研究和組合,并在思維和處理方式上作一些改進。
        
        天氣系統的監側.這是整個測報的關鍵。主要是監測寒潮過境,西南氣流變化,85000和70000Pa天氣圖上的切變線和地面雨區等有利于抱子遠程愉送和降落的天氣系統,以便分析抱子可能到達的時間和區域;預測盆地各大區小麥白粉病的始見期和為盆地內病情的發展預報奠定基礎。
        
        計算機處理.一是孢子到達目的地后病害的潛伏期,計算程序按《小麥白粉病田間流行的模擬模型》中的子程序一潛伏顯癥子程序處理:另一娜分是貯截有關的各種數據,以便在計算時和以后的分析中提供資料。
        
        在小麥白粉病病害流行動態研究中,預測模型多是利用過去的各種氣象要素,結合病情發生發展資料來組建預測模型。這類預測式往往是檢測歷史病情較可靠,但作為預測則感困難。在四川盆地,小麥白粉病發生發展的關鍵是外源菌量問題。只從氣象和病情歷史資料考慮,是不能解決問題的。MPMSB模型正是在白粉病初染源研究的基礎上組建的。它.成擬找型一專家系統的紛合分析到斷的結合,為遠程病害傳播預側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方式。孢子捕捉器在小麥該
        
        利用孢子捕捉器進行孢子粉的捕捉收集,找型對四川盆地白粉病的流行趁勢頂浦較準確,但對始見期的預報有一些誤差。還存在一些技術問題,比如:抱子到達“靶子”地區后,在適宜的條件下侵染寄主,潛伏發病(出現中心病株),但中心病株一般不會立即被發現,也許要經過二次、三次或多次再侵染后才能被發現。因此,從侵染發病到被發現,時間有較大的變化幅度。如何確定這段時間,還需進一步研究。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