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一號文件”強調科技興農 農業機械化成抓手
“一號文件”強調科技興農 農業機械化成抓手
來源: 轉載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7-02-06 閱讀次
2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印發,其中重點提到了科技創新,智慧農業、綠色農業將獲關注。
意見提出,推進農業清潔生產。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建立健全化肥農藥行業生產監管及產品追溯系統,嚴格行業準入管理。大力推行高效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加快畜禽糞便集中處理,推動規;笮驼託饨】蛋l展。以縣為單位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探索建立可持續運營管理機制。鼓勵各地加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稈多元化利用補貼機制。繼續開展地膜清潔生產試點示范。推進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創建。
意見提出,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把農業節水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加快完善國家支持農業節水政策體系。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節水改造與建設力度,同步完善田間節水設施,建設現代化灌區。大力實施區域規;咝Ч澦喔刃袆樱薪ǔ梢慌咝Ч澦喔裙こ。穩步推進牧區高效節水灌溉飼草料地建設,嚴格限制生態脆弱地區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場。建立健全農業節水技術產品標準體系。加快開發種類齊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節水灌溉技術和產品,大力普及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加大水肥一體化等農藝節水推廣力度。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和節水激勵機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額管理,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考核。實施第三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
意見還提出,加強農業科技研發。適應農業轉方式調結構新要求,調整農業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立一批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推進資源開放共享與服務平臺基地建設。加強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建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大實施種業自主創新重大工程和主要農作物良種聯合攻關力度,加快適宜機械化生產、優質高產多抗廣適新品種選育。加強中低產田改良、經濟作物、草食畜牧業、海洋牧場、智慧農業、農林產品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等科技研發。加快研發適宜丘陵山區、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的農機裝備,提升農機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能力。支持地方開展特色優勢產業技術研發。
意見強調,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創新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引入項目管理機制,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支持各類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農業科技推廣。鼓勵地方建立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農業技術推廣聯盟,支持農技推廣人員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深入推進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重點推廣優質專用品種和節本降耗、循環利用技術模式。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試驗示范和農業裝備智能化。發展智慧氣象,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水平。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打造一批“星創天地”。加強農村科普公共服務建設。(科技興農方面和去年一號文件相比為新增加章節內容)
【解讀】
廣發證券分析師指出,十三五”規劃已將農業現代化明確為農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2017年中央“一號文”也提出“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涉及農業智能化、農業信息化、綠色農業等關鍵領域:
農業智能化:高科技、大規,F代農業的基礎。一方面,智能化技術可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相關產業包括高端農機裝備,如自動插秧機、聯合收割機等;另一方面,農業智能化體現在生產管理環節的智能分析,通過了解土壤特性和農作物生長特性,優化種子、肥料等農業資源投入,達到“精準農業”的效果。
農業信息化: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由于農戶分散,而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低、信息不對稱,農產品在產業鏈中的流通成本、營銷成本相對較高。以物聯網、移動通信技術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動能帶動農資電商等產業興起,使原本粗放式生產和線下銷售模式向在線銷售轉型,融入產、供、銷各環節,實現農業產業鏈全面升級。
綠色農業: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農業發展中,農用化學品的超量使用、過量化肥的施撒等造成了農業面源污染及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等問題。隨著城鎮化推進,健康、生態友好的生活方式是農業的發展方向之一,因此,低毒高效的新型化肥、農藥等農用化學品產業未來趨勢向好。
意見提出,推進農業清潔生產。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建立健全化肥農藥行業生產監管及產品追溯系統,嚴格行業準入管理。大力推行高效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加快畜禽糞便集中處理,推動規;笮驼託饨】蛋l展。以縣為單位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探索建立可持續運營管理機制。鼓勵各地加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稈多元化利用補貼機制。繼續開展地膜清潔生產試點示范。推進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創建。
意見提出,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把農業節水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加快完善國家支持農業節水政策體系。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節水改造與建設力度,同步完善田間節水設施,建設現代化灌區。大力實施區域規;咝Ч澦喔刃袆樱薪ǔ梢慌咝Ч澦喔裙こ。穩步推進牧區高效節水灌溉飼草料地建設,嚴格限制生態脆弱地區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場。建立健全農業節水技術產品標準體系。加快開發種類齊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節水灌溉技術和產品,大力普及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加大水肥一體化等農藝節水推廣力度。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和節水激勵機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額管理,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考核。實施第三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
意見還提出,加強農業科技研發。適應農業轉方式調結構新要求,調整農業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立一批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推進資源開放共享與服務平臺基地建設。加強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建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大實施種業自主創新重大工程和主要農作物良種聯合攻關力度,加快適宜機械化生產、優質高產多抗廣適新品種選育。加強中低產田改良、經濟作物、草食畜牧業、海洋牧場、智慧農業、農林產品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等科技研發。加快研發適宜丘陵山區、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的農機裝備,提升農機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能力。支持地方開展特色優勢產業技術研發。
意見強調,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創新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引入項目管理機制,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支持各類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農業科技推廣。鼓勵地方建立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農業技術推廣聯盟,支持農技推廣人員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深入推進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重點推廣優質專用品種和節本降耗、循環利用技術模式。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試驗示范和農業裝備智能化。發展智慧氣象,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水平。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打造一批“星創天地”。加強農村科普公共服務建設。(科技興農方面和去年一號文件相比為新增加章節內容)
【解讀】
廣發證券分析師指出,十三五”規劃已將農業現代化明確為農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2017年中央“一號文”也提出“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涉及農業智能化、農業信息化、綠色農業等關鍵領域:
農業智能化:高科技、大規,F代農業的基礎。一方面,智能化技術可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相關產業包括高端農機裝備,如自動插秧機、聯合收割機等;另一方面,農業智能化體現在生產管理環節的智能分析,通過了解土壤特性和農作物生長特性,優化種子、肥料等農業資源投入,達到“精準農業”的效果。
農業信息化: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由于農戶分散,而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低、信息不對稱,農產品在產業鏈中的流通成本、營銷成本相對較高。以物聯網、移動通信技術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動能帶動農資電商等產業興起,使原本粗放式生產和線下銷售模式向在線銷售轉型,融入產、供、銷各環節,實現農業產業鏈全面升級。
綠色農業: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農業發展中,農用化學品的超量使用、過量化肥的施撒等造成了農業面源污染及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等問題。隨著城鎮化推進,健康、生態友好的生活方式是農業的發展方向之一,因此,低毒高效的新型化肥、農藥等農用化學品產業未來趨勢向好。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