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山東聊城種糧大戶不再為施肥犯愁了

      來源: 大眾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7-06-20  閱讀

        種850畝麥田的聊城市茌平縣杜郎口鎮嘉穎農場場長陳希軍,以前頗為犯愁的是施肥。
        小麥全季要施3次肥,底肥、返青肥、孕穗肥一次不能少。有一次,老陳急需短工撒肥并承諾一畝地開10元工錢。結果,廣告貼出去好幾天,農場附近只有3個60歲年紀的人應聘。無奈,陳希軍動員20多口親戚朋友上陣應急。
        施肥量同樣不容忽視。按慣例每畝小麥化肥用量在180斤左右,包括2袋80斤的復合肥、20斤尿素,還有葉面肥等。麥田靠化肥提高產量,逐年增加,越用越多,患上了“化肥依賴癥”。
        “今年我們沒有這么麻煩了,是因為采用了‘種肥同播’,播種時化肥一次施足了。”近日,剛剛忙完麥收的陳希軍對記者說。
        省工省肥咋實現?這得益于農業部保護性耕作技術創新與集成示范項目落地茌平。作為陳西軍850畝麥田入圍改項目,去年初,縣里以每畝60元作業價格,向該縣樂平鎮德豐源農機合作社購買服務,借助“德豐源”的“固定道式震動深松分層施肥免耕播種機”,在實現深松、撒肥、旋耕、鎮壓、播種等作業環節“五合一”的同時,實施分層施肥,70%的肥料經旋耕均勻分布15公分左右的淺層,剩下的30%深施到25公分左右。
        陳希軍介紹,“種肥同播”施用的是小麥緩控釋肥,能根據氣溫、水分調節氮肥的釋放,來控制作物對磷鉀等肥料的吸收,播種時施足,返青肥、孕穗肥則免掉了,一畝地不僅節省100斤化肥,而且肥效能提高30%左右。
        為“放大”這項技術優勢,茌平縣還成立專門技術推廣指導小組,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在全縣14個鄉鎮全部建起30畝的“種肥同播”技術樣板田。還在杜郎口鎮的“嘉穎”、“八仙”農場和信發街道的孫莊村,分別建起850畝、587畝、560畝的“大方”,推廣小麥玉米“種肥同播機”14臺,舉辦培訓班5期,培訓機播手1000余人次,確保新技術、新機具熟練應用。
        “種肥同播”讓種地變得容易起來。樂平鎮張小村村民曹尚富,去年自家23畝玉米全部應用了“種肥同播”模式。之前,在小喇叭口期需要每畝追一次80斤左右的復合肥,在大喇叭口期每畝還得追一次50斤尿素。用了“種肥同播”技術后,整個生長季節只需要用80斤緩控釋肥,不僅省了50多斤化肥,還有了打零工的閑功夫。
        茌平縣農機局局長張立冉告訴記者,“種肥同播”技術改變了農民傳統的撒施、淺施化肥的習慣,有利于提高作業效率和肥效利用率,減輕勞動強度,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綜合算下來平均每畝節約100元左右種植成本,增加300元左右的糧食產量。
        目前,玉米已落實6萬畝“種肥同播”訂單、小麥“種肥同播”發展到2萬畝,由此至少節約3500噸化肥、節本增效2000余萬元。

      托普服務號微信二維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