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馬鈴薯脫毒種薯繁殖技術
馬鈴薯脫毒種薯繁殖技術
申青嶺(互助縣種子管理站)
推廣應用脫毒種薯是馬鈴薯增產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種薯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大田產量的高低。因此,如何保持脫毒種薯的優良種性,防止病毒侵染和品種退化,是脫毒優良種薯繁殖的重要環節。
1原種的準備
選用專業生產脫毒原種單位提供的高純度、脫毒徹底的種薯作良種繁殖用種。大小在20~30g,選擇無蟲蛀、無破傷、無發芽、表皮光滑、整齊一致的薯塊,每畝備種90~120 kg。必須整薯播種,嚴禁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2選擇地塊
繁種地應選擇氣候冷涼、濕潤、多風和交通方便、無蚜蟲的半淺半腦、及腦山地區,四周無十字花科作物或選擇四周具有自然屏障隔離條件。田塊應土壤肥沃、疏松,肥力均勻,地勢開闊平坦,內不得種植未脫毒的其他品種或多代的脫毒同品種,防止病毒再侵染。
3深耕整地
深耕可使土壤疏松,促進有機質分解,蓄水保墑,改善土壤物理性狀。一般在土壤持水量達40%~60%時深翻,深度為20~
4配方施肥
馬鈴薯是高產喜肥作物,應增施有機肥。有機肥必須沒有馬鈴薯等茄科植物的殘枝落葉。脫毒種薯生長勢強,發苗快,需施足底肥,適施種肥,因苗追肥為好。一般畝施優質有機肥
5播種
5.1合理密植:一般畝留苗4500~5500株,行距50~
5.2 播期與深度:一般在土壤lOcm深、地溫達7~
6 田間管理
6.1松土、培土、除草:脫毒種薯生長較快,宜早管理。在苗齊時即可人工除草松土,提高土溫,促根壯苗。苗長到
6.2 去雜、保純:在苗期、現蕾期、盛花期及其后20~25天進行檢查,挖除病株、雜株或早衰株。收獲時嚴格淘汰病株、雜株以及薯塊畸形、龜裂的植株,其余植株混收。
6.3 防治病蟲:用藥劑防治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遇馬鈴薯晚疫病流行年份,若田間發現病株則噴藥防治。
7 收獲與貯藏
種薯的收獲應先于大田,塊莖鮮嫩生活力強。注意防凍,防機械損傷,并于通風透光處陰涼一二天。入窖時必須做到輕拿、輕放、輕倒,盡量避免塊莖相互碰撞,提高貯藏質量。塊莖入窖后調節窖內溫濕度,最適宜的貯藏溫度為2~4℃,相對濕度80%。要留好通氣口,保持新鮮空氣暢通,使窖內馬鈴薯正常呼吸,防止種薯萎縮和發芽。不同品種的種薯、食用薯應分窖貯藏,貯藏用窖至遲應在收獲前一個月徹底清掃,并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貯藏期間注意防凍、放熱、防濕、防止品種混雜,保證種薯質量。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棉花枯黃萎病的發病規律與防治
- 下一篇:如何防治桔子長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