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吳忠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助農民增收
吳忠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助農民增收
吳忠青銅峽市葉盛鎮五星村種植富硒水稻,農民不但不愁銷路,而且價格比普通水稻翻幾番;利通區扁擔溝鎮烽火墩村玉靜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種植富硒蘋果,通過電商平臺將富硒蘋果銷往北上廣等地大型超市……青銅峽市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種植結構,引導農民圍著、盯著市場凈算農業效益“加減法”,不僅讓農民富了腦袋,也鼓了口袋。
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鄉居民呈現出對農產品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農業效益的高低,不再依賴于量,而是取決于質。五星村農業合作社股東楊金山,原本只是一個只懂得傳統耕種的農民,如今說起富硒水稻,他贊不絕口:“當村里的干部第一次提到要種植富硒水稻的時候,大家伙心里直犯嘀咕,富硒水稻是個啥?種出來后價格會有那么高嗎?會有人買嗎?如今,咱村因為種植富硒水稻出了名。大家的腰包鼓了,底氣也就更足了。”
在紅寺堡區新莊集鄉康莊村的一處農家小院,65歲的馬守高家里的房屋內飄出陣陣蘋果香味。提及所種的蘋果,馬守高高興地說:“這些都是留給家里人吃的,其他的早就賣光了。”
16年前,馬守高帶著家人從西吉搬遷來到紅寺堡區,和其他村民一樣,全家靠種植玉米為生,辛苦一年也就賺幾千元。“玉米投入大、費人工,種起來實在不劃算。自改種蘋果后,收益翻了好幾倍。”馬守高說。
該村村主任買元福說:“我們村已形成蘋果2300畝、枸杞2100畝、黃花菜1000畝的產業布局。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我們村的特色產業種植面積接近一半。如今,村民們腰包鼓了,日子越來越好了。”
奶牛規模養殖率由去年的60%增長到目前的85%;繪制吳忠市硒元素分布圖,打造“塞上硒都”;成功舉辦寧臺現代休閑觀光農業論壇;累計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等“三品一標”農產品244個……青銅峽市將綠色發展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上半年,青銅峽市實現農業增加值14.9億元,增長4.68%,位居全區第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7元,同比增長9.7%,位居全區第二。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