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儀器網

      湖南農產品都上“身份證” 質量安全可追溯

      來源: 三湘都市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7-11-01  閱讀

        近年來,掃碼溯源在食品、汽車、跨境電商等領域被廣泛應用,如今,這一技術也成為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近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從湖南省農委了解到,湖南正在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并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一個省級追溯平臺,力爭實現全省所有的農產品可追溯。
        “追溯平臺建成之后,就可以快速查到對應農產品的信息,包括生產者、產地環境、土壤水樣監測數據,以及施肥用藥、產品合格檢測報告等等一目了然。”湖南省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嚴德榮向三湘都市報記者介紹。這樣一來,掃一掃,消費者便能知曉產品好不好,企業也能使用溯源“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品牌。
        
      【追溯】
        株洲、永州、郴州3市實施全市追溯試點
        湖南省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嚴德榮介紹,湖南從2015年開始試點農產品質量追溯,目前已有株洲、永州和郴州3個市州開展全市農產品質量追溯試點,追溯范圍涵蓋蔬菜、水果、畜禽、水產品等主要農產品。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湖南開始籌劃省級追溯平臺,并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
        如何構建農產品追溯平臺,嚴德榮形象地用比喻解釋道,“就像是建立一棟大的百層高樓,一個縣占一層,縣里再分給每個鄉一套房子,一個基地給它搞一間,層層分配,再配套具體的設施,省里再建立一個總部,信息匯總,就能隨時了解農產品質量情況。”
        嚴德榮說,追溯平臺在起步階段將依照兩種模式推進,規模較大的生產經營主體將要求提供聯系方式、工商執照編號等更全面的信息;規模小、條件有限的生產經營主體,將公布產地、產品名稱、規模等簡單信息。 “追溯平臺建成之后,就可以快速查到對應農產品的信息,包括生產者、產地環境、土壤水樣監測數據,以及施肥用藥、產品合格檢測報告等等一目了然。”
        “用二維碼技術進行溯源優先使用在附加值比較高的商品,對于來自偏遠地區的農產品,哪怕一個合格證也可以作為溯源的承諾。”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湖南省應用推廣中心負責人易偉表示,農產品溯源既是民生所盼,也是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所迫。“如今仍有許多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濫用、冒用產品品牌的也不在少數,所以企業需要拿起溯源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品牌。”
        
      【難點】
        調動生產經營主體積極性
        從全國來看,當前僅有浙江、江蘇、四川等為數不多的幾個省份建立起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就在不久前,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廣德福就表示:農業部將構建全國統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并開展追溯試點,普及農產品追溯管理,讓生產行為可追溯,讓消費選擇可識別。
        “我們的平臺建成之后,只要與全國的追溯系統對接就可以了。”嚴德榮表示,湖南構建的農產品追溯平臺將設計專門的模塊,與國家的多個平臺連接,實現互通。既可查詢生產經營者的信用評價問題,還可對接應急和預警平臺,當出現違法或不合格產品時,將產生黃色、紅色預警,并與執法平臺對接,實現查案辦案有根據。
        但現實中,建立農產品追溯平臺還存在不少堵點。除了生產經營主體實力規模不均衡、資金投入等問題之外,易偉表示,目前各行業普遍存在“信息孤島”的問題,從生產到流通領域之間的信息形成斷裂,很難實現溯源,因此,要真正實現農產品溯源仍然“任重而道遠”。
        嚴德榮也表示,建立追溯平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但追溯是把“雙刃劍”,雖然能促進產品銷售,也對生產經營主體起到監督約束的作用,因此如何調動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極性,成為最大的難點。“調動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極性,是做好追溯體系的關鍵,所以建設農產品追溯體系不能一味靠政府投入,需要生產經營主體積極配合。”
        
      【形勢】
        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穩中向好
        追溯平臺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那么,目前湖南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如何?
        “湖南的農產品安全形勢和全國一樣,總體保持穩定向好的態勢。”嚴德榮介紹,近幾年湖南對農產品品種的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穩定在全國前列,連續兩年是農業部通報表揚的省份。
        與此同時,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在湖南也愈加受重視。近年來湖南省農委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頭等大事,由過去的偏重數量逐漸轉變到現在數量與質量、效益并重,并提出以“質量興農”作為目標。財政也加大了資金投入,近3年省財政增加農產品質量安全預算投入70%以上,2017年財政預算增加了1000萬。
        “只有通過檢測合格率才能反映農產品質量狀況。”嚴德榮說,湖南省每年農產品抽樣批次包括定量定性170萬批次以上,農產品抽樣的監測面、監測量、批次都在不斷上升,農產品監測合格率也在逐年增加。今年湖南省一級直接抽樣檢測農產品批次達到7000批次以上,比2016年增加了2000批次。
        
      【監管】
        建成“一體兩翼”綜合監管體系
        為了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湖南還嚴抓標準化生產,規范生產過程。據了解,目前湖南省的標準化生產基地達到了4200多萬畝,其中包括2200萬畝核心基地,涵蓋了標準化養殖場、茶園、水果園等。除了實現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標準化,湖南還推廣“綠色防控”,實行“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發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農產品質量安全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嚴德榮告訴記者,為了提高隊伍的監管能力和水平,2015年下半年湖南在全國首次提出“一體兩翼”的綜合監管體系,以監管為主體,執法和檢測為兩翼,普遍建立了市(州)、縣(市、區)、鄉(鎮)、村、組五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過去是監管、檢測、執法三部門獨立工作,現在基本上都建起了監管網絡,形成了聯合聯動的機制,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加強了,這使湖南的農產品監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農產品質量檢測是“兩翼”之一,據了解,除了湖南省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湖南在各個市州以及主要農業縣均設有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鄉鎮、大規模的合作社、基地等也具有質檢室,將力爭實現檢測全覆蓋,做到可以隨時抽樣,檢測之后可以隨時發現問題。
        此外,為了落實農產品質量監管,湖南還將農產品安全列入市州的績效考核中,并建立了逐級考核機制。“就是層層簽訂責任狀,市州政府向省里提交責任狀,鄉鎮政府向市州政府提交責任狀,鄉鎮建立了分片包管責任制,村里向鄉鎮政府提交安全承諾書,環環相扣,確保萬無一失。”
        
      【未來】
        布局精細農業,提高農業的質量和效益
        近年來,出現在居民餐桌上的優質安全農產品越來越多,市場上主打綠色、無公害的蔬菜水果等產品也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農產品消費安全環境在不斷改善,也說明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
        說到優質安全農產品,“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無疑具有代表性。而記者也從湖南省綠色食品辦公室了解到,截至9月30日,湖南省“三品一標”有效總數達到了3206個,今年新獲證產品833個,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在推進品牌農業建設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嚴德榮說,“三品一標”要求產地環境要達標, 再就是要推行綠色防控,盡量少施農藥,因此通過監管標準化生產后再來創建農業品牌,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湖南省農委主任劉宗林此前也表示,湖南目前大部分農產品還缺少嚴格的質量標準。未來,湖南農業將從精細布局產業、精細配置資源、精細對接市場等方面著力。通過生產模式、經營方式、管理手段的精細化來提高湖南農業的質量和效益,推動湖南農業大省向強省跨越。

      托普服務號微信二維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douyinxiaodian6.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