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桓臺小麥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
桓臺小麥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
一
①選用優良品種 選用濟麥22號、濟南17號、濟麥20號等優質中多穗型小麥品種作為主要種植品種;
②合理密植,適期晚播 濟南17號、濟麥22號等中多穗型品種基本苗控制在10-12萬;播種時間以10月3日至10月10日為宜;播深2-3cm。
③落實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平衡施肥 重點具體施肥方案:底肥畝施純氮6kg、P2O5 7kg、K2O 7.5kg;追氮時間由傳統的返青期推遲至拔節期,畝追純氮8-10kg。
④搞好節水灌溉,澆好關鍵水 小麥全生育期澆好“四水”,即跟種水、越冬水、拔節水、揚花灌漿水。越冬水應推遲至 11月底到12月初進行;拔節水可結合春季追肥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5月上中旬適時澆好揚花灌漿水。若小麥越冬前降水較多,底墑充足,可省去越冬水。越冬期間及早春應適時搞好劃鋤保墑。
⑤全面推廣綜合防治技術 小麥病蟲害按生育期和病蟲害發生情況分4個時期進行綜合防治,即播種—越冬期、返青—拔節期、抽穗—開花期和灌漿期。
Ⅰ播種—越冬期 小麥播種到越冬這一時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蟲,兼治小麥叢矮病,采取的方式以種子拌藥或包衣為主。在11月上旬噴灑除草劑防治田間雜草。
Ⅱ返青—拔節期 返青至拔節期主要防治小麥紋枯病、麥葉蜂;同時應做好化控防倒工作,噴施“壯豐安”;噴施秀特防治小麥后期白粉病、銹病、赤霉病。
Ⅲ抽穗—開花期 抽穗至開花期主要防治紅蜘蛛、白粉病和銹病。
Ⅳ灌漿期 4月底5月上中旬用吡蟲林,蚜必殺與植保寧混合噴施,嚴禁用氧化樂果、1605等高毒、高殘留農藥防治麥蚜。
二
1、“三推遲”
(1)推遲小麥播種期:全縣小麥播種時間由原來的9月27日前后推遲到10月5日前后。
(2)推遲越冬水澆水時間:全縣越冬水運用時間由原來的11月上中旬推遲到11月底至12月初。
(3)推遲春季第一肥水運用時間:全縣小麥春季第一肥水運用時間由3月中旬推遲到3月底至4月上旬進行。
2、“四減少”
(1)減少播種量:2001-2008年連續安排落實了小麥播量試驗,通過試驗確定了適合桓臺實際的各類型小麥最佳播種量。全縣小麥播種量由原來的每畝10公斤減少至7.5公斤左右。
(2)減少氮肥用量:2002-2004年連續進行了小麥最佳施肥配比試驗,通過試驗確定了全縣小麥最佳肥料用量及配比,每畝氮肥用量由原來的22公斤減少至16公斤左右。
(3)減少澆水次數:通過試驗示范形成了以澆好關鍵水為核心的節水灌溉技術。全縣小麥全生育期由原來的5-6水(跟種水、越冬水、返青水、拔節水、灌漿水、落黃水)減少到4水(跟種水、越冬水、拔節水、灌漿水),比常規減少1-2水。
(4)減少高毒農藥的用量:推廣使用蚜必殺、辟蚜霧等高效低毒殺蟲劑搞好麥蚜防治,嚴禁使用1605等高毒農藥。桓臺縣農技推廣中心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春季:花卉防病蟲害正當時
- 下一篇:小麥早春凍害的預防和補救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