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泰安市發展多種農業節水模式
泰安市發展多種農業節水模式
從泰安市水利局了解到,我市提高農業生產領域內水資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增強農業節水抗旱綜合能力,結合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發展源頭節水、渠道節水、田間節水,因地制宜地推廣多種形式節水高效農業、農機技術和配套措施,建設農業抗旱保墑設施,提高節水的科技含量,走有泰安特色的節水農業道路,實現農業節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可持續發展。截至2008年底,全市節水灌溉面積已達到218.99萬畝,其中2008年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2.1萬畝,年節水達1300多萬立方米。
發展節水灌溉是緩解當前水資源緊缺和抗旱的有效途徑。2008年,我市按照井灌區推廣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山丘果園及其他經濟作物積極發展微噴灌,水庫灌區搞好渠道防滲,有條件的發展管灌和噴微灌的原則,重點抓好了泰山景區大津口、新泰市東都鎮、寧陽縣唷城鎮、肥城市王莊鎮、泰山區邱家店鎮、岱岳區馬莊鎮和東平縣沙河站鎮等省財政支持節水灌溉項目和新泰市2008年中央財政扶持節水項目。肥城市制定了“三優先”的發展政策,優先發展高值作物、優先扶持規模化建設、優先應用高新技術。根據這一政策,優先規劃、重點扶持、連片建設了生姜和銀杏噴灌、肥桃帶噴、無公害蔬菜微噴、大棚瓜菜滴灌等節水灌溉工程,其中果園帶噴、重力式滴灌、微機自控滴灌系統等具有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肥城市新城辦事處高效農業節水項目發展自動化控制滴灌工程1000畝,其中大棚滴灌600畝,蘆筍等露地經濟作物滴灌400畝。項目總投資108.43萬元,其中省財政補助資金30萬元,自籌資金78.43萬元,農田灌溉條件有了很大改善,農田質量、農業生產管理水平也隨之提高,種植結構更加優化、合理。項目完成后,可實現年增經濟作物產量45萬公斤,年增產值160萬元,平均年節水33萬立方米,年省工1500個,年節地30畝,年節能24萬千瓦時,社會、生態效益顯著。
隨著節水灌溉的大面積普及,我市積極向農民提供先進的實用技術和設備,引導節水灌溉向“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產出”的方向發展,推廣應用國內外成功經驗,重點推廣了射頻卡控制灌溉、帶噴、微機控制滴灌等技術。大棚蔬菜通過采用滴灌有效地降低了棚內濕度,防止了爛花、爛果,提高了產量和質量,比畦灌節水70%以上。果樹通過應用帶噴,改善了田間小氣候,清洗了葉面灰塵,增進了光和作用,產值可提高30%以上。
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為此,我市強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工程效益,一手抓工程建設,一手抓已建工程的運行管理。為確保節水工程的良性運行,把節水灌溉推向市場,實行計劃用水、科學用水和有償供水,收到了很好的效益,加速了水利產業化發展的進程。肥城市潮泉鎮,新泰市谷里鎮、樓德鎮、宮里鎮,東平縣梯門鄉等鄉鎮先后成立了節水灌溉公司,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灌溉、統一收費標準,降低了灌溉成本,提高了設備利用率,保證了設備的安全運行。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PH計的使用和維護
- 下一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援藏工作全面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