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山東“四項整治”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
山東“四項整治”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
日前,山東省農業廳確定,以瓜菜、果、茶、食用菌等四類農產品及農藥、化肥等投入品為重點,標本兼治,強化基層農業綜合執法,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四項整治”,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年內杜絕四類農產品生產中使用禁用農藥,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提高兩個百分點,農資重大案件查處率100%;建立健全服務、管理、監督、處罰、應急“五位一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據了解,山東針對種植業、農業“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食用菌和農資的“四項整治”,提出了執法年活動實施意見,分別制定了種植業、農業“三品”、食用菌和農資治理方案。
圍繞種植業整治,山東確定了五個重點。一是重點產品,包括瓜菜、果、茶、食用菌等及棲霞蘋果、壽光蔬菜等24個名特優農產品;二是重點區域,主要是20個名特優農產品生產大縣;三是重點投入品,包括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氧化樂果、毒死蜱等農藥;四是重點環節,包括農藥經營、農藥使用、監督檢查和基地準出環節;五是重點時段,是指作物病蟲害發生及農藥使用高峰期、產品大量上市期及節假日消費高峰期。
圍繞農業“三品”整治,山東明確整治重點是不符合標準的“三品”產品,偽造、冒用、超范圍使用標志的產品,不符合《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的產品;整治單位包括“三品”生產所有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整治重點區域是“三品”集中生產地區。主要任務是規范認證機構管理制度和認證行為;加強對獲證企業的生產監管,嚴厲查處非標準生產行為;全面開展市場銷售“三品”抽查監測,依法查處不合格產品和生產企業;規范“三品”包裝標識,嚴厲打擊偽造、冒用、超范圍使用標志等違法違規行為。
圍繞食用菌整治,山東明確整頓菌種場,加強菌種標準推介,嚴格規范菌種包裝;加強菌種和食用菌生產基地監督管理,查處未經行政許可擅自生產經營菌種的行為;打擊食用菌生產中違法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的行為,加快推廣高毒農藥替代產品及其配套技術;加大對菌種場、生產基地和企業的農藥殘留、重金屬、違禁添加劑的監測。
圍繞種子、農藥、肥料等主要農資產品,山東將對多次違法的經營戶及流動商販、非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小作坊和黑窩點、農資市場、農資集散地、假劣農資重大案件多發地區等進行重點整治。全面加大監測力度,今年將對蔬菜農藥殘留進行3次監測,對種子、肥料、農藥和食用菌分別進行1次監測,對24個名特優產品納入省直接監控范疇。全面加強農業執法,重點推進縣級農業綜合執法,選擇部分縣開展農業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大力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建設“放心農資下鄉示范縣”。
山東圍繞開展“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由農業、工商、質監、公安等部門聯合對農藥市場、禁限用農藥、農產品違規生產行為、質量安全問題突出地區開展拉網式檢查,對所有農藥生產經營單位建立檔案。普遍推行“責任到人”農藥經營監管責任制,確保每個農藥經營點都有具體的責任人;全面推行農藥經營“兩賬兩票一卡一書制度”,實行農藥經營備案制度;整頓農藥市場,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甲胺磷等高毒農藥行為,嚴厲查處農藥生產中非法添加高毒農藥行為;加快高毒農藥替代產品及其配套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加強非禁限用農藥的使用指導;加大對“三品”生產基地縣農藥殘留監測力度,打擊違法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的行為。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我國各地設施蔬菜投入逾80億元
- 下一篇:財政部將加強監督檢查家電下鄉補貼..


